有子即家寶,未嘗金玉貪
出自宋代梅堯臣《太師杜公挽詞五首》:
言為當代法,行不古人慚。
天子貴元老,史官傳美談。
名高漢亞相,學嗣晉征南。
有子即家寶,未嘗金玉貪。
注釋參考
家寶
(1).家中值得世傳的珍寶。 南朝 宋 顏延之 《吊張茂度書》:“足下門教敦至,兼實家寶,一旦喪失,何可為懷?” 唐 白居易 《為段相謝手詔及金刀狀》:“詔賜累加,慚惶交集;寵來天上,感動人間。且金藴其堅,奉之而永貞王度;刀宣其利,操之而遠耀天威。豈唯佩作身榮,實可藏為家寶?!?宋 何薳 《春渚紀聞·蘇浩然斷金碎玉》:“余與其孫 之南 字 仲容 ,游其家,所藏不過數(shù)笏,而余於 李漢臣 丈得半笏,持視 仲容 云:‘真家寶也。’”
(2).指于家中珍藏。 宋 蘇軾 《鐵拄杖詩序》:“ 柳真齡 字 安期 , 閩 人也。家寶一鐵拄杖,如榔栗木,牙節(jié)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未嘗
未嘗 (wèicháng) ——加在否定詞前面,構成雙重否定;不是 have not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不曾 did not 終夜未嘗合眼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所未嘗行。——《資治通鑒·唐紀》 未嘗識書具?!巍?王安石《傷仲永》 未嘗有言?!鳌?劉基《賣柑者言》金玉
(1).黃金與珠玉。珍寶的通稱?!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盁o藏金玉,無重器備。”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 唐 杜甫 《黃河》詩之二:“愿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p>
(2).比喻珍貴和美好。《詩·小雅·白駒》:“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晉 葛洪 《抱樸子·鈞世》:“是以古書雖質樸,而俗儒謂之墮於天也。今文雖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礫也?!?唐 韋應物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詩:“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嬌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見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釋手?!?/p>
梅堯臣名句,太師杜公挽詞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