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則尚友,豈敢為徒
出自宋代趙汝騰《贈(zèng)陳如晦》:
堂堂六湖,清秋玉壺。
我則尚友,豈敢為徒。
仁義弘毅,不可奮志。
豈私我朋,義之與比。
德必有鄰,二彭其人。
與語(yǔ)終日,澹無一塵。
以罪來歸,得此四賓。
甘心潤(rùn)谷,以老我身。
注釋參考
尚友
(1).上與古人為友。《孟子·萬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shī),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宋 朱熹 《陶公醉石歸去來館》詩(shī):“予生千載后,尚友千載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滿洲二理學(xué)之士》:“近日士大夫皆不尚友 宋 儒,雖 江 浙 文士之藪,其仕朝者無一人以理學(xué)著?!?/p>
(2).指與高于己者交游。 明 李贄 《覆耿中丞書》:“僕尚友四方,愿欲生死於友朋之手而不可得?!?/p>
豈敢
豈敢 (qǐgǎn) 怎么敢;不敢。表示謙遜或譏諷的意思 how dare 我豈敢單獨(dú)行動(dòng) 怎敢 wouldn’t dare 他豈敢欺騙她 我不值得如此稱贊。謙辭 I don’t deserve such praise 豈敢,豈敢!趙汝騰名句,贈(zèng)陳如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