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覯《送丘寺丞》:
嗟予兀兀何施為,學(xué)無異意唯傳師。
嘗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已亡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師能識(shí)之。
春秋下應(yīng)三千歲,雅頌周流十二支。
闡幽大傳與隱旨,圖寫轉(zhuǎn)匝成圓規(guī)。
勞兄示我復(fù)教我,一字不曉如癡兒。
文侯聽樂唯恐臥,今我幸免指目皮。
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
直疑前身是顏?zhàn)?,?dú)受師說無不知。
又疑夢(mèng)寐感靈怪,常與周孔相追隨。
不然悠悠千載后,何傳何習(xí)遽如斯。
窮愁著書古有例,昨官閩中今海涯。
海涯路遠(yuǎn)學(xué)者少,斯道未有施行時(shí)。
圣皇誅賞甚明白,歸來奏牘無遲遲。
江南臘雪片如掌,酒花上面寒力衰。
是非得失從此止,馬頭一別東西馳。
注釋參考
先圣
(1).先世圣人?!秴问洗呵铩ぷ饚煛罚骸疤熳尤胩珜W(xué),祭先圣?!薄冻o·九辯》:“獨(dú)耿介而不隨兮,愿慕先圣之遺教?!?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周公 慎言於金人, 仲尼 革容於欹器,則先圣鑒戒,其來久矣?!?/p>
(2).專指 孔子 。 宋 宋咸 《注<孔叢子>序》:“矧是書所載,皆先圣之言?!?/p>
述作
(1).《禮記·樂記》:“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明圣者,述作之謂也?!笔?,傳承;作,創(chuàng)新。后用以指撰寫著作?!逗鬂h書·班彪傳》:“ 彪 既才高而好述作,遂專心史籍之閒。”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公自幼及長,述作不倦?!?清 姚鼐 《<西魏書>序》:“讀者知其網(wǎng)羅放失,述作之志,存焉可也?!?/p>
(2).指著作,作品。 唐 劉長卿 《送薛據(jù)宰涉縣》詩:“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諷味?!?章炳麟 《秦獻(xiàn)記》:“秘書私篋,無所不燒;文學(xué)述作,無所不禁。”
人事
人事 (rénshì) 指人世間的事 occurrences in human life 人事滄桑 人事不可量。——《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關(guān)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diào)配、獎(jiǎng)懲等工作 personnel matters 人事調(diào)動(dòng) 人情事理 ways of the world 不懂人事 人的意識(shí)的對(duì)象 consciousness of the outside world 不省人事 人力能做到的事 what is humanly possible 盡人事 饋贈(zèng)的禮物 gift 送人事而已
而已 (éryǐ)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dāng)于“罷了”,常跟“只”、“不過”、“僅僅”等連用,對(duì)句意起沖淡作用 that is all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己。——《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他岐
(1).指岔道,歧路。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迴首卿相位,通途無他岐;豈論校書郎,袍笏光參差?!?/p>
(2).指左道,邪道。 明 李東陽 《書耿氏家藏公牘后》:“當(dāng)是時(shí),非大家世族而能以儒為籍,不為他岐異術(shù)所汩,又幸而不罹于坑焚之厄,以待圖籍之收,蓋亦難矣。”
李覯名句,送丘寺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