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呂巖《又記》:
數(shù)載性樂幽幽,性{1|1}欲逃寒暑性逼。
不求名與利,猶恐身心役。
苦志慕黃庭,殷勤求道跡。
陰功暗心修,善行長日積。
世路果逢師,時(shí)人皆不識。
我?guī)煓C(jī)行密,懷量性孤僻。
解把五行移,能將四象易。
傳余造化門,始悟希夷則。
服取兩般真,從頭路端的。
烹煎日月壺,不離乾坤側(cè)。
至道眼前觀,得之元咫尺。
真空空不空,真色色非色。
推倒玉性,迸出黃金液。
緊把赤龍頭,猛將驪珠吸。
吞歸臟腑中,奪得神仙力。
妙號一黍珠,延年千萬億。
同途聽我吟,與道相親益。
未曉真黃芽,徒勞游紫陌。
把住赤烏魂,突出銀蟾魄。
未省此中玄,常流容易測。
三天應(yīng)有路,九地終無厄。
守道且藏愚,忘機(jī)要混跡。
群生莫相輕,已是蓬萊客。
注釋參考
造化
造化 (zàohuà) 福分;好運(yùn)氣 good luck 子女都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自然界 Nature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鸥Α锻馈?信造化之尤物?!巍?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希夷
(1).《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河上公 注:“無色曰夷,無聲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虛寂玄妙。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謝敕參解講啟》:“至理希夷,微言淵奧,非所能鉆仰?!?唐 權(quán)德輿 《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詩:“莫究希夷理,空懷渙汗恩。”
(2).指虛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五》:“臣聞上圣玄邈,獨(dú)超乎希夷;彊名之極,猶存乎罔象?!?唐 錢起 《奉和圣制登會(huì)昌山應(yīng)制》詩:“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p>
(3).謂清靜無為,任其自然。《北史·序傳·李行之》:“年將六紀(jì),官歷四朝,道協(xié)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詩:“外安支離體,中養(yǎng)希夷心?!?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靈駕發(fā)引挽歌詞》之一:“宵旰三星紀(jì),希夷十閏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詩:“希夷 周先生 ,燒香調(diào)琴心?!?明 高啟 《與王隱君宿貞寧守道館》詩:“愿從希夷游,稽首青牛翁?!?清 高孝本 《登華山》詩:“希夷云際臥,毛女樹邊逢?!?/p>
呂巖名句,又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絳衫繡帔朱冠裳,手持鈴劍道神語
- 下有萬仗弦,開云看白雉作者:項(xiàng)安世作品:送鄭向書罷師歸福州
- 老去幽棲誰比數(shù),傳君詩一邑人驚作者:晃沖之作品:次君表韻答葉少蘊(yùn)甥
- 麻衣肘欲穿,才換一袍綠
- 古木朔氣多,松風(fēng)如五弦
- 四海乃大同,萬里聞薰風(fēng)。作者:范仲淹作品:贈(zèng)攀秀才
- 裴回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 網(wǎng)斷魚游藻,籠開鶴戲林作者:許渾作品:贈(zèng)蕭煉師
- 況朱顏綠發(fā),年光鼎盛,繡裳華袞,人望歸來作者:王之望作品:風(fēng)流子(范覺民生日)
- 雖似退之厭權(quán)門,時(shí)作對人慕君子作者:鄧肅作品: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邑官有和者亦以詩
- 10傳說之下破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