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咤故自醒,一吷何由喘
出自宋代蘇軾《明日南禪和詩不到故重賦數(shù)珠篇以督之二首》:
未來不可招,已過那容遣。
中間現(xiàn)在心,一一風輪轉(zhuǎn)。
自從一生二,巧歷莫能衍。
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懷卷。
風雷生謦欬,萬竅自號喘。
詩人思無邪,孟子內(nèi)自反。
大珠分一月,細綆合兩繭。
累然掛禪床,妙用夫豈淺。
朝來取飯化,乃是維摩遣。
全鋒雖未露,半藏已曾轉(zhuǎn)。
說有陋裴頠,談無笑王衍。
看經(jīng)聊爾耳,遮眼初不卷。
三咤故自醒,一吷何由喘。
請歸視故櫝,靜夜珠當反。
安居三十年,古衲磨山繭。
持珠尚默坐,豈是功用淺。
注釋參考
三咤
(1).奠爵三次?!稌ゎ櫭罚骸巴跞蓿?,三咤?!?孔穎達 疏:“三宿,謂三進爵,從立處而三進至神所也;三祭酒,三酹酒於神坐也;每一酹酒,則一奠爵,三奠爵於地也?!薄蛾悤と辶謧鳌こ廖陌ⅰ罚骸叭奕?,上宗曰饗,斯蓋祭儐受福,寧謂賀酒邪!”
(2).謂三次舉杯至齒而不飲。 宋 蘇軾 《明日南禪和詩不到故重賦數(shù)珠以督之》詩之二:“三咤故自醒,一吷何由喘。”
故自
尚自;還要。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你故自口強哩!若實説呵,饒你;若不實説呵,我直打死你這個賤人!” 王季思 校注:“故自:尚故自之省。尚故自即尚自意?!?/p>
一吷
輕輕一吹的聲音。吷,微聲。《莊子·則陽》:“ 惠子 曰:‘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 堯 舜 ,人之所譽也,道 堯 舜 於 戴晉人 之前,譬猶一吷也?!?唐 韓愈 《讀皇甫湜gong{1*1}安園池詩書其后》詩:“ 晉人 目二子,其猶吹一吷?!?宋 蘇軾 《再游徑山》詩:“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吷何須角?”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么途徑?!冻o·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愿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甕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云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蘇軾名句,明日南禪和詩不到故重賦數(shù)珠篇以督之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