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范成大《東坡祠堂》:
化原坊里尚黌堂,聞道蘇仙有奉嘗。
想見當年行樂處,牙旗鐵馬照金章。
注釋參考
黌堂
學堂;學校。 宋 余靖 《興國軍重修文宣王廟記》:“筵開黌堂,以登師儒。局列校室,以來雋秀?!?宋 呂本中 《紫微詩話》:“﹝ 汪信民 ﹞又嘗和余《春日》絶句云:‘晏坐黌堂一事無,居官蕭散似 相如 ?!?清 朱彝尊 《六聘山中吊晉處士霍厚》詩:“弟子半千人,大小開黌堂?!?/p>
聞道
(1).領會某種道理?!墩撜Z·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唐 韓愈 《師說》:“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明 李贄 《卓吾論略》:“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雖萬里可也?!?/p>
(2).聽說。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聞道 長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
蘇仙
指 蘇軾 。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出遨》:“還作遨頭驚俗眼,風流文物屬 蘇仙 ?!?宋 范成大 《夜行上沙見梅記東坡作詩招魂之句》詩:“ 蘇仙 上賓天,妙意終難陳?!?宋 朱熹 《與諸人用東坡韻共賦梅花》:“ 羅浮山 下 黃茅村 , 蘇仙 仙去餘詩魂。”
奉嘗
猶祭祀。《漢書·循吏傳·朱邑》:“ 邑 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故 桐鄉(xiāng) 吏,其民愛我,必葬我 桐鄉(xiāng) ,后世子孫奉嘗我,不如 桐鄉(xiāng) 民?!?顏師古 注:“嘗,謂蒸嘗之祭。” 宋 范成大 《東坡祠堂》詩:“ 化原坊 里尚黌堂,聞道 蘇仙 有奉嘗?!?清 薛福成 《浙東遺愛祠碑》:“如 陳公 、 李公 者,亦宜奉嘗勿輟,固邦人士所愿也?!?/p>
范成大名句,東坡祠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