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篙撐折百丈斷,日暮稍與洪相通
出自宋代范成大《釣池口阻風(fēng),迷失港道》:
回風(fēng)打船失西東,柁癡櫓弱無適從。
三老號呼鐵纜墜,招頭撾鼓驅(qū)魚龍。
千篙撐折百丈斷,日暮稍與洪相通。
推移尋尺力千里,時有黃帽來言功。
康莊大逵世不乏,乃獨(dú)蹇產(chǎn)濤波中。
一官橫起險易相,剎那憂喜隨兒童。
漲湖連天遠(yuǎn)目斷,且復(fù)加飯追萍蓬。
蒲{1|1}團(tuán)坐暖看香篆,作止任滅如頑空。
注釋參考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yuǎn)。 漢 枚乘 《七發(fā)》:“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薄侗笔贰の饔騻鳌ば≡率蠂罚骸捌洌?小月氏國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
(2).牽船的篾纜。《宋書·朱超石傳》:“時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薄缎咽篮阊浴お?dú)孤生歸途鬧夢》:“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fēng),方使得布帆,風(fēng)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p>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p>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日暮
日暮 (rìmù)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at dusk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相通
相通 (xiāngtōng) 彼此溝通;連通;互相通融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be interlinked 兩個房間相通范成大名句,釣池口阻風(fēng),迷失港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走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