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必大《送道士張唯深》:
出世須拋世俗文,休論何遜與陰鏗。
但求仙伯三年艾,會(huì)向彌明頂上行。
注釋參考
仙伯
(1).仙人之長(zhǎng)。亦泛稱仙人?!短綇V記》卷七引《神仙傳》:“﹝ 淮南王 ﹞ 安 ,未得上天,遇諸仙伯。 安 少習(xí)尊貴,稀為卑下之禮,坐起不恭,語聲高亮,或誤稱寡人。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 宋 范成大 《題金牛洞》詩:“自從仙伯弭芝蓋,鳳舞鸞歌開洞天?!?明 陳子龍 《寄郢中鄭澹石座師》詩:“何來一仙伯,髮短而心長(zhǎng)。”
(2).借稱官職清貴、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陳師道 《和饒節(jié)詠周昉畫》:“ 金華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fù)千金摹?!?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憶昔追游翰墨場(chǎng), 武夷 仙伯較文章?!?/p>
三年艾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趙岐 注:“艾可以為灸人病,乾久益善,故以為喻?!焙笠蛞浴叭臧敝噶妓?。 宋 蘇軾 《端午帖子詞·太皇太后閣》詩之四:“愿儲(chǔ)醫(yī)國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辯》文?!?宋 張侃 《池邊》詩:“勞神空覓三年艾,妄想休乘八月槎?!?/p>
會(huì)向
猶應(yīng)在。 唐 李白 《清平調(diào)詞》之一:“若非羣玉山頭見,會(huì)向瑤臺(tái)月下逢?!?/p>
頂上
(1).頂頭,高處。指山巔。 唐 林寬 《送僧游太白峰》詩:“頂上多靈跡,塵中少客知。” 唐 黃滔 《壺公山》詩:“數(shù)人游頂上,滄海見東邊?!?/p>
(2).頂禮拜上。極表尊敬。 明 陳洪謨 《繼世紀(jì)聞》卷一:“公差出外及回京者,朝見畢,皆赴 瑾 ( 劉瑾 )宅見辭。用涴紅箋紙寫官銜,稱‘頂上’字樣以為常禮?!?明 陳洪謨 《繼世紀(jì)聞》:“凡拜帖寫‘頂上’,不敢云‘拜上’,‘頂上’之稱自此起?!薄秊in{1*1}瓶{1*1}梅詞話》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個(gè)雙紅拜帖兒,説道:‘多頂上老公公,拜遲,恕罪。’”《儒林外史》第六回:“er{1*1}奶奶頂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來家了,熱孝在身,不好過來拜見。”
周必大名句,送道士張唯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