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贈別何道士》:
疏散多違久自知,形骸況復病先衰。
全身幸免誅三獻,避世何勞賦五噫。
聞?wù)f永嘉饒水石,便思輕帆向天涯。
卻嗟病翮傷摧甚,孤鶴高飛不得隨。
注釋參考
全身
全身 (quánshēn) 整個身體 all over the body;the whole body 她全身都疼 外文活字一個字母的長度(m字寬),為破折號一半的短劃線 endash幸免
幸免 (xìngmiǎn) 僥幸得以避免 escape by sheer luck;have a narrow escape 幸免于難三獻
(1).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秲x禮·聘禮》:“薦脯醢,三獻?!薄逗鬂h書·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獻。”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三:“三獻欲終侵曙色,百神齊下散天香?!?明 楊慎 《江祀記》:“肅將天祝,幽贊于神明,舉爟張樂,三獻望燎已,事乃竣。”
(2).三種祭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祭禮有腥、燖、熟三獻?!?/p>
(3).三次呈獻。 唐 韓愈 《孟生詩》:“ 卞和 試三獻,期子在秋砧?!?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羣當一空?!?/p>
避世
避世 (bìshì) 離世隱居,避免和外界接觸 retire from the world何勞
猶言何須煩勞,用不著。《三國演義》第九六回:“ 趙云 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收拾殘經(jīng)別法王,袈裟脫去換霓裳。初來不為求超脫,臨去何勞懺罪殃?!?/p>
承受煩勞?!抖鼗妥兾募らL興四年中興殿應(yīng)圣節(jié)講經(jīng)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舉何勞餧飼濃?!?蔣禮鴻 通釋:“何勞,同‘荷勞’,承荷煩勞的意思?!?/p>
五噫
見“ 五噫歌 ”。
張耒名句,贈別何道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