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和子由苦寒見寄》:
人生不滿百,一別費三年。
三年吾有幾,棄擲理無還。
長恐別離中,摧我鬢與顏。
念昔喜著書,別來不成篇。
細思平時樂,乃謂憂所緣。
吾從天下士,莫如與子歡。
羨子久不出,讀書虱生氈。
丈夫重出處,不退要當前。
西羌解仇隙,猛士憂塞壖。
廟謀雖不戰(zhàn),虜意久欺天。
山西良家子,錦緣貂裘鮮。
千金買戰(zhàn)馬,百寶妝刀環(huán)。
何時逐汝去,與虜試周旋。
注釋參考
西羌
西漢 時對 羌 人的泛稱。亦指 東漢 羌 人內(nèi)徙定居在 金城 、 隴西 、 漢陽 等郡的一支?!逗鬂h書·西羌傳》:“ 西羌 之本,出自 三苗 , 姜 姓之本也。”《后漢書·桓帝紀》:“ 當煎羌 寇 武威 ,護 羌 校尉 段熲 追擊於 鸞鳥 ,大破之。 西羌 悉平?!?/p>
仇隙
仇隙 (chóuxì) 仇恨 bitter quarrel;feud猛士
(1).猶勇士。勇敢有力的人?!妒酚洝じ咦姹炯o》:“酒酣, 高祖 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唐 杜甫 《昔游》詩:“猛士思滅胡,將帥望三臺。” 宋 陸游 《九月十六日夜夢覺而有作》詩:“將軍櫪上汗血馬,猛士腰間虎文韔?!?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記念劉和珍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p>
(2). 太平天囯 武秀才第二等階的稱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欽定士階條例》:“於七月十七日考猛士,馬箭三枝,步箭五枝?!?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至武秀才等則攺稱英士、猛士、壯士、威士之殊?!?/p>
蘇軾名句,和子由苦寒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