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王冕《泊聊城》:
水宿聊城外,忘眠聽漏聲。
浮煙連野白,孤月近船明。
世變山河在,時移草木驚。
絕憐知己少,感慨獨(dú)傷情。
注釋參考
浮煙
亦作“浮煙”。飄動的煙氣或云霧。 晉 左思 《吳都賦》:“飛爓浮煙,載霞載陰?!?唐 司空曙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詩:“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明 高啟 《贈醉樵》詩:“世間萬事如浮煙,看棋何必逢神仙?!?王闿運(yùn) 《<衡陽縣志>序》:“余榮未光,棄若浮煙?!?姚雪垠 《長夜》五:“童年的生活想起空幻得像水上的浮煙?!?/p>
連野
(1).遍野。 唐 朱慶馀 《早發(fā)廬江途中遇雪寄李侍御》詩:“蘆葦聲多雁滿陂,濕云連野見山稀?!?唐 韓偓 《冬日》詩:“愁處雪煙連野起,靜時風(fēng)竹過墻來?!?/p>
(2).廣闊的原野。 清 厲鶚 《西溪道中》詩:“連野看峯秀,晴云忽有無?!?/p>
孤月
指月亮。因明月獨(dú)懸天空,故稱孤月。 唐 王昌齡 《送人歸江夏》詩:“曉夕雙帆歸 鄂 渚,愁將孤月夢中尋?!?宋 蘇軾 《送小本禪師赴法云》詩:“孤月掛空碧,是身如浮云?!?宋 楊萬里 《月下梅花》詩:“天恐梅花不耐寒,遣將孤月問平安。”
王冕名句,泊聊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