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斜斜揚(yáng)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
出自宋代佚名《浣溪沙 瓜陂鋪題壁》:
碎剪香羅浥淚痕。
鷓鴣聲斷不堪聞。
馬嘶人去近黃昏。
整整斜斜揚(yáng)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
一番風(fēng)月更銷魂。
注釋參考
整整
整整 (zhěngzhěng) 達(dá)到一個(gè)整數(shù)的;實(shí)足的 whole 這個(gè)城市的河岸有整整兩里長(zhǎng)柳陌
(1).植柳之路。 唐 劉禹錫 《踏歌詞》之二:“桃蹊柳陌好經(jīng)過,燈下妝成月下歌?!?宋 周邦彥 《六丑·薔薇謝后作》詞:“為問花何在?夜來風(fēng)雨……亂點(diǎn)桃蹊,輕翻柳陌?!薄度⑶ぜt繡鞋》:“麗日和風(fēng)柳陌,花開相間紅白?!?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絲竹隱隱,載將來一隊(duì)烏帽紅裙。天然風(fēng)韻,映著柳陌斜曛。”
(2).舊指ji{1*1}院。 元 方壺 《一枝花·妓女》套曲:“自生在柳陌中,長(zhǎng)立在花街內(nèi)。” 清 黃六鴻 《?;萑珪け<住を?qū)逐娼妓》:“故欲覓盜蹤,多從柳陌;欲追贜物,半費(fèi)花街?!?/p>
疏疏
亦作“疎疏”。1.猶楚楚。服裝鮮明整齊貌?!俄n詩外傳》卷三:“ 子路 盛服以見 孔子 。 孔子 曰:‘ 由 疏疏者何也?’” 許維遹 集釋:“‘疏疏’,讀為‘楚楚’?!对姟げ茱L(fēng)·蜉蝣》篇‘衣裳楚楚’; 毛 傳:‘楚楚,鮮明貌?!?/p>
(2).稀疏貌。 唐 賈島 《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詩:“夕陽庭際眺,槐雨滴疏疏?!?宋 張道洽 《詠梅》:“疏疏籬落娟娟月,寂寂軒窗淡淡風(fēng)。” 明 張煌言 《夏日過鼓浪嶼飲程璵嘉將軍署中》詩:“入林偏愛晚涼生,灌木疏疏墜月明?!?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他到底等什么來著?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兒么?舍不得那疏疏的簾兒么?”
(3).朦朧貌。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詞:“晚風(fēng)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疎疎?!?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霎時(shí)間車塵兒隱隱,馬足兒騰騰,旂影兒疎疎,依舊是清秋遠(yuǎn)樹,曠野平蕪?!?劉大白 《記得》詩:“淡淡的月痕,疏疏的花影?!?/p>
密密
密密 (mìmì) 濃密;稠密 thick 密密的草叢 密閉的樣子;嚴(yán)密 close 穿得密密實(shí)實(shí)的杏花村
(1). 唐 杜牧 《清明》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焙笠蛞浴靶踊ù濉狈褐纲u酒處。 宋 周邦彥 《滿庭芳·憶錢唐》詞:“酒旗漁市,冷落杏花村?!?元 東湖散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小雨杏花村問酒,澹煙楊柳巷巾車。” 明 高啟 《五禽言和張水部》:“提胡蘆,趣沽酒,杏花村中媼家有?!?郁達(dá)夫 《臨平登山記》:“在一條丁字路的轉(zhuǎn)彎角前,并且還有一家青簾搖漾的杏花村--是酒家的雅號(hào),本名仿佛是聚賢樓。”亦省稱“ 杏村 ”。 清 孫枝蔚 《落花》詩:“杏村惟見酒旗搖,一去繁華不可招。”
(2).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稱。在今 安徽省 貴池縣 城西。向以產(chǎn)酒著名。
(3).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稱。在今 山西省 汾陽縣 東,相傳自 南北朝 以來,即以產(chǎn)“汾酒”著名。 郭沫若 《訪杏村》詩:“ 杏花村 里酒如泉,解放以來別有天?!?謝覺哉 《游杏花村竟日雨留題》詩:“逢人便説 杏花村 ,汾酒名牌天下聞?!?/p>
(4).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稱。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 金陵 諸勝如 鳳凰臺(tái) 、 杏花村 、 雨花臺(tái) ,皆一抔黃土耳。”
佚名名句,浣溪沙 瓜陂鋪題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槍炮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