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法照《送清江上人》
越人僧體古,清慮洗塵勞。一國詩名遠,多生律行高。
見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早晚云門去,儂應(yīng)逐爾曹。
注釋參考
葛藟
(1).植物名。又稱“千歲藟”。落葉木質(zhì)藤本。葉廣卵形,夏季開花,圓錐花序,果實黑色,可入藥?!对姟ぶ苣稀湍尽罚骸澳嫌袠湍荆鹚壚n之?!薄蹲髠鳌の墓吣辍罚骸案鹚壀q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為比?!?楊伯峻 注:“葛藟為一物……亦單名藟,亦名千歲藟、虆蕪、蓷虆、苣瓜、巨荒,屬葡萄科,為自生之蔓性植物?!?宋 王安石 《重游草堂寺次韻》之一:“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沉。”參見“ 千歲虆 ”。
(2).《詩·王風》篇名。內(nèi)容描寫 周 室衰微,人民流離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后以“葛藟”借指流亡他鄉(xiāng)者的怨詩。 明 歸有光 《叔祖存默翁六十壽序》:“顧今垂老不遇于世,無以庇其九族,有《葛藟》之悲?!?清 何壯能 《族譜序七古長詩》:“擕兒扶老奔遐陬,悲歌《葛藟》失恃怙?!?/p>
避世
避世 (bìshì) 離世隱居,避免和外界接觸 retire from the world方袍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攤為方形,故稱。 唐 許渾 《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詩:“云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夢勞。”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僧 從誨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賜,以耀法門?!?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道人靈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靈臺澄皎,無事相干?!?/p>
(2).借指僧人。 唐 司空曙 《題凌云寺》詩:“不與方袍同結(jié)社,下歸塵世竟如何?”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 贊皇 李公 之鎮(zhèn) 浙 右,以 南朝 眾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諸寺,令擇一人,送至府中?!?/p>
法照名句,送清江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