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程卓《游金焦二山》:
所子長江天際來,中流有山何壯哉。
深恨盤礴千萬丈,寸土不受雙崔嵬。
金山屹據上流險,四面佛屋相環(huán)回。
來帆去槳別艫舳,住僧過客煩追陪。
排空杰閣揖滄海,海山亂點浮織埃。
龍?zhí)秳e聳石峰巧,時立野鶴慵毰毸。
堂頭回首指遺像,坡公印老留青煤。
其人已去詩尚在,唱酬風月相徘徊。
再三瞻敬下山去,縹緲又入云濤堆。
焦山一望祗十里,舟師駕櫓如奔雷。
行行晃蕩呼吸頃,擊纜牽確登山隈。
山中僧少竹木古,瘦根迸石穿莓苔。
幽姿野態(tài)隨步出,勝處往往多樓臺。
洪巖路轉尋痊鶴,幾年浪打風雨摧。
遺銘破碎石剝落,摩挲細讀心眸開。
同行韻還興未盡,飛仙亭上傾樽罍。
酒酣我為發(fā)奇絕,底須方外求蓬萊。
注釋參考
焦山
山名。在 江蘇省 鎮(zhèn)江市 東北 長江 中,與 金山 對峙。相傳 東漢 處士 焦先 隱此,故名。有 定慧寺 、 華嚴祠 、 三詔洞 、《瘞鶴銘》等勝跡。向為 江 防要地。 南宋 初, 韓世忠 曾駐此抗擊 金 兵。 宋 蘇軾 《書焦山綸長老壁》詩:“法師住 焦山 ,而實未嘗住。我來輒問法,法師了無語?!?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七·常州府》:“ 焦山 ,府東九里 江 中,與 金山 并峙,相去十五里。以 后漢 處士 焦先 隱此而名?;蛎?譙山 ,亦曰 浮玉山 。 劉宋 元嘉 中,以 魏 人臨 江 ,嘗分兵戍此。 唐 時有 譙山 戍,蓋‘焦’與‘譙’通稱也。”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薄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皝辛⒉萜?,一望并無客旅?!薄秲号⑿蹅鳌返谖寤兀骸案魤σ煌?,里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煙冷落,殿宇荒涼?!?/p>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薄度龂萘x》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薄段饔斡洝返诰湃兀骸拔疫@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wèi)國 ?!?/p>
舟師
(1).水軍?!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楚子 為舟師以伐 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 義熙 中, 劉公 西入 長安 ,舟師所屆,次于 洛陽 ?!?宋 戴埴 《鼠璞·防海》:“舟師始於 吳 越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撫記上》:“朝廷以 定海 孤懸海中,非海道舟師不能恢復。”
(2).船夫;舵手。《新唐書·王義方傳》:“道 南海 ,舟師持酒脯請福。” 明 高啟 《欲訪李孝廉至婁江遇風而回》詩:“舟師捩柂若無力,帆勢如蓬幾飄轉。” 清 黃遵憲 《八月十五夜作歌》:“舟師捧盤登舵樓,船與天漢同西流。”
奔雷
聲響猛烈的雷。 唐 杜甫 《朝》詩之二:“ 巫山 終可怪,昨夜有奔雷?!薄端疂G傳》第一回:“風過處,向那松樹背后,奔雷也似吼一聲,撲地跳出一隻吊睛白額錦毛大蟲來。”
程卓名句,游金焦二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