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皮麈尾來游處,誰似廬山十八賢
出自宋代阮閱《郴江百詠并序白蓮亭》:
石甃方池種白蓮,庵僧欲紹遠公禪。
文皮麈尾來游處,誰似廬山十八賢。
注釋參考
文皮
有文彩的獸皮。《淮南子·墬形訓》:“東北方之美者,有 斥山 之文皮焉。” 高誘 注:“文皮,虎豹之皮也?!?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是以南禽殲於藻羽,穴豹死於文皮?!?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文皮坐裂,膬尾生抽?!?/p>
麈尾
古人閑談時執(zhí)以驅蟲、撣塵的一種工具。在細長的木條兩邊及上端插設獸毛,或直接讓獸毛垂露外面,類似馬尾松。因古代傳說麈遷徙時,以前麈之尾為方向標志,故稱。后古人清談時必執(zhí)麈尾,相沿成習,為名流雅器,不談時,亦常執(zhí)在手。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亮 以麈尾掩口而笑?!?唐 白居易 《齋居偶作》詩:“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張牀。”《紅樓夢》第一○九回:“只見 妙玉 頭帶妙常冠……腰下繫一條淡墨畫的白綾裙,手執(zhí)麈尾念珠?!?/p>
游處
(1).出游和家居。借指相處,波此生活在一起。 漢 禰衡 《鸚鵡賦》:“感平生之游處,若壎篪之相須?!薄赌鲜贰び菁膫鳌罚骸?衡陽王 既出閤,須得一人旦夕游處,兼掌書記,宜求宿士有行業(yè)者?!?/p>
(2).交游;來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二王好佛》:“ 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與名僧游處。” 子虛子 《湘事記·軍事篇一》:“﹝ 陳作新 ﹞頗工鐵筆篆刻,摹 漢 印,因得與學界游處?!?/p>
猶游憩。 晉 潘岳 《秋興賦》:“高閣連云,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唐 懷素 《自敘》:“今禮部侍郎 張公 謂 ,賞其不羈,引以游處?!?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八》:“余致仕后,住 南都 又五年,浮沉里巷中,與鄉(xiāng)人游處甚久,故知 南京 之事最詳。” 清 吳敏樹 《新修呂仙亭記》:“余雖老,不喜入城,猶愿得游處亭下,如往時也?!?/p>
廬山
廬山 (Lú Shān) 山名,為中國著名避暑勝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涼爽,多霧,風景秀美,ya{1|1}熱帶作物茂盛 Lushan Mountain十八賢
指 晉 廬山 白蓮社中十八賢人: 慧遠 法師、 劉遺民 、 雷次宗 、 周續(xù)之 、 宗炳 、 張野 、 張銓 、 西林 覺寂 大師、 東林 普濟 大師、 慧持 法師、 罽賓佛馱耶舍 尊者、 罽賓佛馱跋陀羅 尊者、 慧睿 法師、 曇順 法師、 曇恒 法師、 道炳 法師、 道敬 法師、 曇詵 法師。 唐 李群玉 《湘中別成威阇黎》詩:“愿與十八賢,同棲翠蓮國?!?宋 陳舜俞 《廬山記·十八賢傳》:“ 東林寺 舊有十八賢傳,不知何人所作?!?清 潘耒 《游廬山記》:“ 佛馱耶舍 舉鐵如意示 慧遠 , 遠 不悟,拂衣去,似是宗門一流人,然亦在十八賢之數(shù),則固同修凈業(yè)者也?!眳㈤?晉 佚名《十八高賢傳》。
阮閱名句,郴江百詠并序白蓮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微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