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難三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簪折節(jié)無嫌猜。
。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注釋參考
華亭鶴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尤悔》:“ 陸平原 河橋 敗,為 盧志 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 華亭 鶴唳,可復得乎?’” 華亭 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西。 陸機 于 吳 亡入 洛 以前,常與弟 云 游于 華亭 墅中。后以“華亭鶴唳”。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三:“ 華亭 鶴唳詎可聞, 上蔡 蒼鷹何足道?” 明 許自昌 《水滸記·敗露》:“向 云陽 伏法何尤,你 華亭 鶴唳聽難久。”
成語解釋華亭谷的鶴叫聲。表示對過去生活的留戀。華亭鶴唳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呼?’”詎可
豈可?!逗鬂h書·光武帝紀上》:“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 唐 韓愈 《感春》詩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兇訃詎可相尋來?!?清 戴名世 《吳江兩節(jié)婦傳》:“新婦所以不死者,將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節(jié)他適!”
上蔡蒼鷹
秦 李斯 專權(quán),為 趙高 所陷,下獄。伏誅前,顧其子曰:欲牽黃犬、臂蒼鷹,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后因以“上蔡蒼鷹”為典,指不知激流勇退,以致罹禍而悔恨莫及。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三:“ 陸機 雄才豈自保? 李斯 稅駕苦不早。 華亭 鶴唳詎可聞? 上蔡 蒼鷹何足道!” 王琦 注引《太平御覽》曰:“《史記》曰:‘ 李斯 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 上蔡 東門,不可得矣。’考今本《史記·李斯傳》中無‘臂蒼鷹’字,而 李白 詩中屢用其事,當另有所本?!?/p>
何足
猶言哪里值得?!妒酚洝で乇炯o》:“﹝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贄 《復夏道甫》:“再勤學數(shù)年便當大捷矣,區(qū)區(qū)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也并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p>
李白名句,行路難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掛機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