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蚩隴之民,懸度如登天。
出自唐朝皮日休《正樂府十篇·哀隴民》
隴山千萬仞,鸚鵡巢其巔。窮危又極嶮,其山猶不全。
蚩蚩隴之民,懸度如登天。空中覘其巢,墮者爭紛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隴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閑。
將命提雕籠,直到金臺前。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為輕人命,奉此玩好端。吾聞古圣王,珍禽皆舍旃。
今此隴民屬,每歲啼漣漣。
注釋參考
蚩蚩
(1).敦厚貌。一說,無知貌?!对姟ばl(wèi)風(fēng)·氓》:“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毛 傳:“蚩蚩者,敦厚之貌?!?朱熹 集傳:“蚩蚩,無知之貌?!?宋 王禹偁 《君者以百姓為天賦》:“徒觀乎浩浩玄穹,蚩蚩黔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誠》:“翁輟泣愕然,不能喜,亦不能悲,蚩蚩以立。”
(2).惑亂貌;紛擾貌。 漢 揚雄 《法言·重黎》:“大國蚩蚩,為 嬴 弱 姬 ?!薄段倪x·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於是素交盡,利交興,天下蚩蚩,鳥驚雷駭?!?李善 注:“《廣雅》曰:‘蚩,亂也?!?呂延濟(jì) 注:“蚩蚩,猶擾擾也。” 清 姚鼐 《詠七國》:“蚩蚩六國主,蟲豸力爭競。”
(3).象聲詞。 茅盾 《速寫一》:“這是一個擦得耀眼的紫銅質(zhì)的大家伙,雖然關(guān)著嘴,可是那轉(zhuǎn)柄的節(jié)縫中卻蚩蚩地飛迸出兩道銀線一樣的細(xì)水,斜射上去約有半尺高?!?/p>
懸度
謂無根據(jù)地揣測、估計。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世之君子……而遽欲於立談之間,傳聞之説,臆斷懸度,如之何其可得也。” 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書》:“數(shù)千里外,未敢懸度?!?/p>
登天
(1).升天?!蹲髠鳌こ晒辍罚骸靶〕加谐繅糌?fù)公以登天?!薄肚f子·大宗師》:“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宋史·神宗紀(jì)一》:“ 嘉祐 八年侍 英宗 入居 慶寧宮 ,嘗夢神人捧之登天?!?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九節(jié):“ 秦國 西有 儀渠國 ,父母死,火燒遺體,稱為登天?!?/p>
(2).指登帝位。《素問·上古天真論》:“昔在 黃帝 ,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人將失之耶?’” 王冰 注:“ 黃帝 后鑄鼎於 鼎湖山 ,鼎成而白日升天?!?清 俞樾 《內(nèi)經(jīng)辨言》:“成而登天,謂登天位也。《易·明夷》傳曰:‘初登于天,照四國也?!烧h此經(jīng)登天之義。故下文即云:‘迺問於天師。’迺者承上之詞,見 黃帝 既登為帝,乃發(fā)此問也。”
(3).指成仙。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若幸可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於速登天乎?”
(4).比喻極難?!睹献印けM心上》:“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金 元好問 《跋閑閑自書樂善堂詩》:“從善如登天,從惡如棄屣,而於趨舍乖,知之不審耳。”《水滸傳》第七二回:“花魁的風(fēng)流聲價,播傳寰宇,求見一面,如登天之難,何況親賜酒食。”《紅樓夢》第十回:“你如今要鬧出了這個學(xué)房,再想找這么個地方兒,我告訴你説罷,比登天的還難呢!”
皮日休名句,正樂府十篇·哀隴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