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笑無語,挑包去不還
出自宋代袁說友《侃老舍天寧寺往游何道二山二首》:
拍手笑無語,挑包去不還。
行行余一缽,歷歷上諸山。
明月隨方照,孤云任意閒。
猊床待師處,猿鳥撤松關(guān)。
注釋參考
拍手
[clap one's hands] 雙手相拍或鼓掌
孩子們邊跳舞邊拍手
詳細(xì)解釋兩手相拍。多用以表示歡迎、感謝或贊成等?!短接[》卷九二四引 漢 楊孚 《異物志》:“孔雀其大如雁而足高,毛皆有班文采。捕得畜之,拍手則舞?!?唐 寒山 《詩》之十五:“拍手摧花舞,搘頤聽鳥歌?!?宋 蘇軾 《張競(jìng)辰永康所居萬卷堂》詩:“兒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談經(jīng)義。” 元 陸蕙奴 《舟中漫成》詩:“彈后月明人拍手,不知元是斷腸聲?!?巴金 《死去的太陽》:“穿著短衫的工人們?cè)趯W(xué)校里出現(xiàn)的時(shí)候,人行道上的學(xué)生便一齊拍手高呼‘工人萬歲!’”
無語
(1).沒有話語;沒有說話。 唐 任翻 《惜花》詩:“無語與花別,細(xì)看枝上紅?!?宋 蘇軾 《惠山謁錢道人登絕頂望太湖》詩:“ 孫登 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
(2).形容寂靜無聲。 唐 崔涯 《黃蜀葵》詩:“獨(dú)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問 《寄答趙宜之兼簡(jiǎn)溪南詩老》詩:“huang{1~1}菊有情留小飲,青燈無語伴微吟。”
挑包
肩挑包裹。 宋 劉克莊 《出宿環(huán)碧》詩:“逐客挑包水榭中,忽聞乾鵲噪東風(fēng)。” 宋 文天祥 《送賴伯玉入贛序》:“今君挑包負(fù)笈,將四方上下以求為詩?!?/p>
袁說友名句,侃老舍天寧寺往游何道二山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