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瑞鷓鴣》
城頭月落尚啼烏。朱艦紅船早滿湖。鼓吹未容迎五馬,水云先已漾雙鳧。映山黃帽螭頭舫,夾岸青煙鵲尾爐。老病逢春只思睡,獨(dú)求僧榻寄須臾。
注釋參考
黃帽
(1).黃顏色的帽子?!妒酚洝へ伊袀鳌贰耙藻瑸辄S頭郎” 裴駰 集解引 晉 徐廣 曰:“著黃帽也。” 宋 蘇軾 《九日邀仲屯田為大水所隔以詩(shī)見寄次其韻》:“霜風(fēng)可使吹黃帽,樽酒那能泛浪花?!?宋 楊萬里 《送黃仲秉少卿知瀘州》詩(shī):“安得欹黃帽,相徙卻白頭?!?/p>
(2).船夫。 宋 周邦彥 《驀山溪》詞:“ 周郎 逸興,黃帽侵云水?!?清 孫枝蔚 《夜入真州》詩(shī):“但見船頭漁火明,忽聞黃帽報(bào)初更?!?/p>
(3).借指船。 宋 范成大 《雪霽獨(dú)登南樓》詩(shī):“青簾閃閃千家靜,黃帽亭亭一水橫?!?/p>
螭頭舫
船頭刻有螭首的船。 宋 蘇軾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詩(shī):“映山黃帽螭頭舫,夾道清煙鵲尾爐。” 元 張雨 《次韻題呂氏園館》:“東風(fēng)勒住螭頭舫,湖雨吹開繭粟花?!?清 吳偉業(yè) 《讀史雜感》詩(shī)之五:“使者螭頭舫,才人豹尾車?!币嗍∽鳌?螭舫 ”。 明 高啟 《皋橋》詩(shī):“緑水通螭舫,紅橋過犢車?!?/p>
夾岸
水流的兩岸;堤岸的兩邊。 晉 陶潛 《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唐 杜牧 《隋堤柳》詩(shī):“夾岸垂楊三百里,祇應(yīng)圖畫最相宜?!?許地山 《橋邊》:“夾岸遍是桃林:桃實(shí)、桃葉映入水中,更顯出溪邊底靜謐。”
鵲尾爐
亦作“ 鵲尾鑪 ”。長(zhǎng)柄香爐。語本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 費(fèi)崇先 ﹞每聽經(jīng),常以鵲尾香爐置膝前?!?宋 蘇軾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詩(shī):“映山黃帽螭頭舫,夾道青煙鵲尾爐?!?清 吳翌鳳 《憶王孫》詞:“桂香小院嫩涼天,鵲尾鑪熏裊篆煙。”
蘇軾名句,瑞鷓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趕跑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