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獨坐晚題》:
甚厭窮居陋,聊為佛界遨。
追隨有逢掖,應對屬方袍。
褊性便幽隱,畏途思避逃。
明當與山別,回首念塵勞。
注釋參考
追隨
追隨 (zhuīsuí) follow 仿效前人的事跡 跟隨 經(jīng)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逢掖
(1).寬大的衣袖?!抖Y記·儒行》:“ 丘 少居 魯 ,衣逢掖之衣;長居 宋 ,冠章甫之冠?!币蛑溉迳┲??!逗鬂h書·盧植傳》:“ 子干 兼姿,逢掖臨師?!?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捨逢掖,襲橫衣,廢俎豆,列瓶鉢,家家棄其親愛,人人絶其嗣續(xù)?!?宋 司馬光 《和邵興宗<秋夜學舍宿直>》:“直舍逍遙度清夜,蹔投逢掖解儒冠。” 清 吳偉業(yè) 《送宛陵施愚山提學山東》詩:“ 魯 儒好逢掖,傴僂循墻東。”
(2).指儒生。 唐 柳宗元 《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書》:“足下之行, 汝南 周潁客 又先唱之矣,逢掖之列,亦以加慕?!?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高蟾》:“詩體則氣勢雄偉,態(tài)度諧遠,如狂風猛雨之來,物物竦動,深造理窟,亦一奇逢掖也?!?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常見翁孺婦人入寺觀,每悚然拜跪;入學宮,則廢然而返;即逢掖亦無肅心虔禮,何也?”
(3).指儒學。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紛吾本孤賤,世業(yè)在逢掖。” 清 錢謙益 《宋王叔安<雅堂集>序》:“而吾所稱 葉生 者,窮老逢掖,墓木已拱,不若膏唇拭舌之流可以助予也。”
對屬
猶撰句。指詩文中兩句綴成對偶。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長史》詩:“更得清新否?遙知對屬忙?!?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律度對屬,無不精絶?!?/p>
方袍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攤為方形,故稱。 唐 許渾 《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詩:“云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夢勞?!?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僧 從誨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賜,以耀法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道人靈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靈臺澄皎,無事相干?!?/p>
(2).借指僧人。 唐 司空曙 《題凌云寺》詩:“不與方袍同結(jié)社,下歸塵世竟如何?”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 贊皇 李公 之鎮(zhèn) 浙 右,以 南朝 眾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諸寺,令擇一人,送至府中。”
趙蕃名句,獨坐晚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