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掛觸邪冠,逮逐南飛鴻。
出自唐朝孟郊《送盧虔端公守復(fù)州》
師曠聽群木,自然識孤桐。正聲逢知音,愿出大樸中。
知音不韻俗,獨立占古風(fēng)。忽掛觸邪冠,逮逐南飛鴻。
肅肅太守章,明明華轂熊。商山無平路,楚水有驚潈。
日月千里外,光陰難載同。新愁徒自積,良會何由通。
注釋參考
觸邪冠
即獬豸冠。神獸獬豸,能觸奸邪。古代為法冠之飾。 唐 劉長卿 《爪洲驛餞張侍御》詩:“風(fēng)生趨府步,筆偃觸邪冠?!眳⒁姟?獬豸冠 ”。
飛鴻
(1).指畫有鴻雁的旗?!抖Y記·曲禮上》:“前有車騎,則載飛鴻。” 孔穎達 疏:“鴻,鴻鴈也。鴈飛有行列,與車騎相似,若軍前忽遙見彼人有多車騎,則畫鴻於旌首而載之,使眾見而為防也?!?/p>
(2).蟲名?!兑葜軙ざ纫亍罚骸?發(fā) 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飛鴻過野?!?/p>
(3).飛行著的鴻雁。 漢 馬融 《長笛賦》:“爾乃聽聲類形,狀似流水,又象飛鴻?!?南朝 宋 鮑照 《數(shù)詩》:“四牡曜長路,輕蓋若飛鴻?!?清 龔自珍 《點絳唇》詞:“目送飛鴻,影入長天滅。”
(4).指音信。 唐 韓愈 《祭竇司業(yè)文》:“自視雛鷇,望君飛鴻,四十餘年,事如夢中?!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二回:“無端天外飛鴻到,傳得家庭噩耗來。”
孟郊名句,送盧虔端公守復(fù)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