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君貞元初,求賢致時雍
出自唐代白居易《鄭生嘗隱天臺,徵起而仕。今復謝病,隱于此》:
鄭君得自然,虛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為冰雪容。
大君貞元初,求賢致時雍。
蒲輪入翠微,迎下天臺峰。
赤城別松喬,黃閣交夔龍。
俯仰受三命,從容辭九重。
出籠鶴翩翩,歸林鳳喁喁。
在火辨良玉,經(jīng)霜識貞松。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
丹灶燒煙煴,黃精花豐茸。
蕙帳夜瑟淡,桂樽春酒濃。
時人不到處,苔石無塵蹤。
我今何為者,趨世身龍鐘。
不向林壑訪,無由朝市逢。
終當解塵纓,卜筑來相從。
注釋參考
大君
天子。《易·師》:“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孔穎達 疏:“大君,謂天子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大君若不棄 書 之力,亡臣猶有所逃?!?杜預 注:“大君,謂天王?!?唐 沉佺期 《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詩:“大君制六合,良佐參萬機?!?宋 范仲淹 《六官賦》:“伊六官之設也,所以經(jīng)綸庶政,輔弼大君。”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夫大君無為而百度自治,為首領者,亦以眾員供其策使。”
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峨`釋·漢鄭固碑》:“先是君大男 孟子 有 楊烏 之才……年七歲而夭,大君、夫人所共哀也?!薄度龂尽の褐尽ざ褌鳌罚骸白阆麓缶?,昔避內(nèi)難,南游 百越 ?!薄稌x書·謝鯤傳》:“ 溫嶠 嘗謂 鯤 子 尚 曰:‘尊大君豈惟識量淹遠,至於神鑒沉深,雖 諸葛謹 之喻 孫權 不過也?!?/p>
貞元
(1).純正。語本《易·乾》:“元亨利貞?!?高亨 注:“乾,卦名,天也。元,善也。亨,美也。利,利物也。貞,正也。天有善、美、利物、貞正之德……《文言》謂君子亦有此德。” 南朝 梁 江淹 《五侍中為南蠻校尉詔》:“侍中領祕書監(jiān)驍騎將軍 奐 ,秉心貞元,志局開亮,績譽之美,在公屢彰?!?/p>
(2).古以元亨利貞喻春夏秋冬,故借指時令的周而復始和天道人事的轉(zhuǎn)換。 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紀貞元而應度,按時令以承禧?!?清 葉廷琯 《梅孫以甲乙元旦詩見示依韻和之》:“世事偶然成剝復,天心於此見貞元?!眳⒁姟?貞下起元 ”。
求賢
尋求賢能的人?!对姟ぶ苣稀ぞ矶颉罚骸啊毒矶罚箦疽?,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漢 劉向 《說苑·君道》:“故明君在上,慎於擇士,務於求賢?!?唐太宗 《春日玄武門宴群臣》詩:“庶幾保貞固,虛己厲求賢。”《宋史·忠義傳一·李若水》:“正宜置驛求賢,解榻待士,采其寸長遠見,以興治功?!?/p>
時雍
亦作“ 時邕 ”。亦作“ 時雝 ”。亦作“ 時廱 ”。1.猶和熙?!稌虻洹罚骸鞍傩照衙鳎瑓f(xié)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孔 傳:“時,是;雍,和也?!薄峨`釋·漢張平子碑》:“出相 河間 ,則黎民時雝。”《隸釋·漢泰山都尉孔宙碑》:“於天時廱。”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時雍之美,宣緝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誠,竊所獨守。” 清 王又旦 《古鼎篇》:“憶昔神廟稱時雍,斯器原出 蓬萊宮 。”
(2).指時世太平。《晉書·張協(xié)傳》:“六合時雍,巍巍蕩蕩。”《文選·張協(xié)<七命>》作“時邕”。《宋書·禮志一》:“非演迪斯文、緝熙宏猷,將何以光贊時邕、克隆盛化哉?!?元 貢師泰 《擬古》詩:“一鳴垂衣裳,再鳴致時雍?!?/p>
白居易名句,鄭生嘗隱天臺,徵起而仕。今復謝病,隱于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