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河橋柳似金;蜂須輕惹百花心,蕙風(fēng)蘭思寄清琴
出自唐代薛昭蘊《浣溪沙·握手河橋柳似金》:
握手河橋柳似金;蜂須輕惹百花心,蕙風(fēng)蘭思寄清琴。
。
意滿便同春水滿,情深還似酒杯深,楚煙湘月兩沈沈。
注釋參考
握手
握手 (wòshǒu) 通常用于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愿,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jié) handshake河橋
(1).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大荔縣 東 大慶關(guān) 與 山西省 永濟縣 西 蒲州鎮(zhèn) 之間 黃河 上。 戰(zhàn)國 秦昭襄王 建。 黃河 上建橋始于此。 唐 通稱 蒲津橋 ?!妒酚洝で乇炯o(jì)》:“﹝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橋 。” 張守節(jié) 正義:“此橋在 同州 臨晉縣 東,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橋 也?!?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 昭襄王 始作 河橋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p>
(2).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貴德縣 南 黃河 上?!逗鬂h書·西羌傳·滇良》:“﹝ 貫友 ﹞遂夾 逢留大河 筑城塢,作大航,造 河橋 ,欲度兵擊 迷唐 。”后 吐谷渾 、 吐蕃 皆建橋于此。
(3).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縣 西南、 孟津縣 東北 黃河 上。 晉 泰始 中 杜預(yù) 以 孟津 渡險,始建浮橋于 富平津 ,世稱 河橋 。 唐 通稱 河陽橋 。《晉書·杜預(yù)傳》:“ 預(yù) 又以 孟津 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 河橋 于 富平津 ?!薄吨軙x蕩公護傳》:“從 太祖 、擒 竇泰 、復(fù) 弘農(nóng) ,破 沙苑 、戰(zhàn) 河橋 ,并有功?!?/p>
(4).橋梁。 北周 庾信 《李陵蘇武別贊》:“河橋兩岸,臨路悽然?!?唐 杜牧 《代人寄遠》詩之一:“河橋酒斾風(fēng)軟,候舘梅花雪嬌?!薄抖古镩e話·虎丘山賈清客聯(lián)盟》:“路出山塘景漸佳,河橋楊柳暗藏鴉?!?/p>
蜂須
(1).蜂的觸須。 唐 朱慶馀 《題薔薇花》詩:“粉著蜂鬚膩,光凝蝶翅明?!?/p>
(2).形容女子松柔的頭發(fā)。 唐 王建 《宮詞》之四:“蜂鬚蟬翅薄鬆鬆,浮動搔頭似有風(fēng)?!?/p>
百花
亦作“ 百華 ”。各種花。 北周 庾信 《忽見檳榔》詩:“緑房千子熟,紫穗百花開。” 唐 熊孺登 《祗役遇風(fēng)謝湘中春色》詩:“應(yīng)被百華撩亂笑,比來天地一閒人?!?宋 梅堯臣 《依韻和李密學(xué)會流杯亭》:“來從百花底,轉(zhuǎn)向眾賓前?!?郭小川 《投入火熱的斗爭》詩:“就連夢,都像百花盛開的曠野,那般清新?!?/p>
蕙風(fēng)
指和暖的春風(fēng)。 晉 左思 《魏都賦》:“珍樹猗猗,奇卉萋萋,蕙風(fēng)如薰,甘露如醴。” 宋 周邦彥 《看花回》詞之二:“蕙風(fēng)初散輕暖,霽景澄潔?!?明 楊慎 《江陵別內(nèi)》詩:“蕙風(fēng)悲搖心,蘭露愁沾足?!?/p>
清琴
音調(diào)清雅的琴。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之四:“有客從南來,為我彈清琴?!薄段簳り柟虃鳌罚骸?賜 凴軒而策駟兮,撫清琴而自娛?!?清 龔自珍 《鳳凰臺上憶chui{1*1}簫》詞:“白晝高眠,清琴慵理,閒官道力初成?!?/p>
薛昭蘊名句,浣溪沙·握手河橋柳似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