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尾犯》:
因有感於孤山,為賦此調(diào)。
一白受春知。
獨愛老來,疏瘦偏宜。
古月黃昏,許松竹相依。
暈蘚枯搓半折,影浮波、渴龍倒窺。
歲華凋謝,水邊籬落,雪后忽橫枝。
。
百花頭上立,且休問、向北開遲。
老了何郎,不成便無詩。
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說著、西湖舊時。
難忘處,放鶴山空人未歸。
注釋參考
半折
(1).損失一半。《戰(zhàn)國策·齊策一》:“ 韓魏 戰(zhàn)而勝 秦 ,則兵半折,四境不守;戰(zhàn)而不勝,以亡隨其后。”
(2).對折;減半?!稌o逸》“文王受命惟中身” 唐 孔穎達(dá) 疏:“計九十七年,半折以為中身,則四十七時於身非中,言中身者,舉全數(shù)而稱之也?!?/p>
(3).折斷一半。 唐 王建 《江陵道中》詩:“菱葉參差萍葉重,新蒲半折夜來風(fēng)?!?/p>
佚名名句,尾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