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門童稚倚廬老,幸不空教賦式微
出自宋代曾豐《解綰歸至永豐繼善伯熊寶臣敦禮昆仲皆化去》:
新自梅關(guān)返葛溪,天心不與我心違。
市廛城郭依元在,親戚交游過半非。
紙上銜猶仍舊署,腰間帶已減初圍。
候門童稚倚廬老,幸不空教賦式微。
注釋參考
門童
年幼未冠的弟子、學(xué)生。《隸釋·漢泰山都尉孔宙碑陰附文》 宋 洪適 釋:“其親受業(yè)則曰弟子,以久次相傳授則曰門生,未冠則曰門童?!?/p>
倚廬
(1).古人為父母守喪時(shí)居住的簡陋棚屋?!蹲髠鳌は骞吣辍罚骸?齊 晏桓子 卒, 晏嬰 麤縗斬,苴絰、帶、杖,菅屨,食鬻,居倚廬,寢苫、枕草?!薄顿Y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廬,朝夕進(jìn)一溢米?!薄肚迨犯濉ば诩o(jì)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廬,席地寢苫?!?/p>
(2).謂父母倚靠廬舍盼子歸來。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啣命千里,親老不獲從,甚則倚廬陟屺,目窮心折,終不敢少露於賓客笑語及郵筒筆楮之間。而子或浮沉宦轍,垂五載十載,出而裾絶,入而室虛者,豈少哉!”參見“ 倚門 ”。
空教
佛教語。以闡發(fā)般若經(jīng)部諸法皆空為宗旨的教法。亦泛指佛教。 唐 馮翊 《桂苑叢談·方竹柱杖》:“老僧者熟于祗接;至於談話,多空教所長,不甚對以他事。”《舊五代史·梁書·張策傳》:“妙通因果,酷奉空教,未弱冠,落髮為僧,居 雍 之 慈恩精廬 ,頗有高致。”
式微
式微 (shìwēi) 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 decline 式微式微,胡不歸?(式微:天將暮。)——《詩·邶風(fēng)·式微》曾豐名句,解綰歸至永豐繼善伯熊寶臣敦禮昆仲皆化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