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道德人,視此亦戲劇
出自宋代蘇軾《鄧忠臣母周氏挽詞》:
微生桃真草木,桃無處謝天桃力。
慈顏桃如春風,不見桃李實。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豈先知,戰(zhàn)戰(zhàn)常惜日。
吾君日月照,委曲到肝膈。
哀哉人子心,吾何愛一邑。
家庭拜前后,粲然發(fā)笑色。
豈比黃壤下,焚瘞千金璧。
若人道德人,視此亦戲劇。
聊償曾閔意,遽與仙佛寂。
孤累臥江渚,永望墳墓隔。
作詩相楚挽,感慟淚再滴。
注釋參考
道德
道德 (dàodé) 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 morals;ethics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啤?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標準和禮貌規(guī)矩 合乎道德的 moral戲劇
戲劇 (xìjù) 舊時專指戲曲,后用為戲曲、話劇、歌劇、舞劇等的總稱 drama;play 希臘戲劇蘇軾名句,鄧忠臣母周氏挽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