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讀書》:
堯庭君相都俞盛,闕里師生博約深。
我讀殘編食忘味,朱弦三嘆有遺音。
注釋參考
殘編
殘缺不全的書。 元 成廷珪 《夜思》詩:“青燈細(xì)雨三更夢(mèng),白首殘編萬古心?!?明 文徵明 《寄黃泰泉學(xué)士》詩:“殘編空復(fù)淹 司馬 ,當(dāng)路何人薦《子虛》!”
忘味
忘記美味。多形容沉浸于優(yōu)美音樂中的精神狀態(tài)。語本《論語·述而》:“子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漢 班固 《幽通賦》:“ 虞 《韶》美而儀鳳兮, 孔 忘味於千載?!?唐 張鷟 《游仙窟》:“一時(shí)忘味, 孔丘 留滯不虛;三日繞梁, 韓娥 餘音是實(shí)?!?宋 王禹偁 《大合樂賦》:“若非審音以知政,安能制禮而作樂,聽之忘味,佞邪之道弗興?!?/p>
朱弦三嘆
《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焙笠蛞浴爸旖L三嘆”指稱音樂的美妙。 宋 蘇軾 《答仲屯田次韻》:“大木百圍生遠(yuǎn)籟,朱絃三嘆有遺音。” 清 查慎行 《送陳澤州相國(guó)予告歸》詩:“《流水》一彈真絶調(diào),朱絃三嘆有餘音。”
遺音
(1).謂留下聲音。 宋 蘇軾 《雷州》詩之三:“終日數(shù)椽間,但聞鳥遺音。” 宋 陳師道 《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并涉穎》之二:“路暗鳥遺音,江清魚弄姿?!?/p>
(2).指留下的聲音。 宋 秦觀 《韓樞密夫人挽詞》之一:“舊像瞻揄闕,遺音想佩環(huán)?!?清 涂大酉 《雜詩》:“飛鴻遲遲來,掉入青煙路。遺音落風(fēng)中,適與歌聲過?!?/p>
(3).不絕之馀音。形容音樂或詩歌極其美好?!抖Y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三國(guó) 魏 阮籍 《詠懷》之三十:“簫管有遺音, 梁王 安在哉?!?宋 蘇軾 《送俞節(jié)推》詩:“ 吳興 有君子,淡如朱絲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遺音。” 明 唐龍 《<大復(fù)集>序》:“凡得若干首,洋洋纚纚,一唱一嘆而有遺音焉?!?/p>
(4).前代留傳下來的音樂。 三國(guó) 魏 嵇康 《琴賦》:“情舒放而遠(yuǎn)覽,接 軒轅 之遺音?!?戴明揚(yáng) 注引 梁章鉅 曰:“ 黃帝 使 伶?zhèn)?截竹,樂律起於 黃帝 ,故云‘接 軒轅 之遺音’?!?唐 陳季 《湘靈鼓瑟》詩:“遺音如可賞,試奏為君聽?!?郭沫若 《今昔集·diao{1*1}魚{1|1}臺(tái)訪古》:“ 翰笙 ( 陽翰笙 )言: 花苗 人甚憂抑,其音樂亦甚凄涼……我聽了這話,聯(lián)想到《楚辭》,《楚辭》的悲抑或不無 苗 民的遺音吧?”
(5).哀聲。《易·小過》“飛鳥遺之音” 唐 孔穎達(dá) 疏:“遺,失也。鳥之失聲,必是窮迫未得安處?!墩撜Z》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手z音即哀聲也?!?唐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遺音和 蜀 魄,易簀對(duì) 巴 猿?!?/p>
(6).死者生前所說的話?!段倪x·潘岳<悼亡詩>之二》:“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李善 注:“《左氏傳》: 晉 穆嬴 曰:今君雖終,言猶在耳?!薄段倪x·盧諶<贈(zèng)劉琨一首并書>詩》:“疇曩伊何,逝者彌踈,溫溫恭人,慎終如初。覽彼遺音,恤此窮孤?!?李善 注:“遺音,謂 諶 父之言也?!?明 李東陽 《明故資政大夫謚文僖董公墓志銘》:“比有哭子之戚,公屢致吊慰,訃至之后,蓋猶有遺音焉?!?/p>
(7).留下音信。 唐 劉禹錫 《傷往賦》:“ 龍門 風(fēng)霜苦,別鶴哀鳴夜銜羽; 吳江 波浪深,雌劍一去無遺音。”
陸游名句,讀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轉(zhuǎn)眼便是白頭翁。
- 飄零舊交少,衰疾壯心違作者:陸游作品:明日復(fù)作一首自解
- 公子翩翩鐘鼎家,宜有騷人歌錦瑟作者:李流謙作品:林夫體中不佳而能不廢翰墨且蒙以文軸見教其
- 月月勢(shì)皆圓,中秋朗最偏。作者:許棠作品:中秋夜對(duì)月
- 閑攜箬笠無人識(shí),狂殺癡兒?jiǎn)栁逍?/a>作者:滕岑作品:贈(zèng)徐谷三絕
- 卷中人正好,崔徽消瘦。
- 簾幕生寒人未定,鵲羽驚飛林樾
- 凌波欲去,且為東風(fēng)住作者:納蘭性德作品:點(diǎn)絳唇 詠風(fēng)蘭
- 山氣無四時(shí),幽花常婀娜作者:歐陽修作品:思二亭送光祿謝寺丞歸滁陽
- 瑤池王母,何妨引領(lǐng)仙眷
- 10奔奔城際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