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韋應(yīng)物《雜體五首》:
沉沉匣中鏡,為此塵垢蝕。
輝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
南金既雕錯,鞶帶共輝飾。
空存鑒物名,坐使妍蚩惑。
美人竭肝膽,思照冰玉色。
自非磨瑩工,日日空嘆息。
古宅集祆鳥,群號枯樹枝。
黃昏窺人室,鬼物相與期。
居人不安寢,搏擊思此時。
豈無鷹與鹯,飽肉不肯飛。
既乖逐鳥節(jié),空養(yǎng)凌云姿。
孤負(fù)肉食恩,何異城上鴟。
春羅雙鴛鴦,出自寒夜女。
心精煙霧色,指歷千萬緒。
長安貴豪家,妖艷不可數(shù)。
裁此百日功,唯將一朝舞。
舞罷復(fù)裁新,豈思勞者苦。
同聲自相應(yīng),體質(zhì)不必齊。
誰知賈人鐸,能使大樂諧。
鏗鏘發(fā)宮徵,和樂變其哀。
人神既昭享,鳳鳥亦下來。
豈非至賤物,一奏升天階。
物情茍有合,莫問玉與泥。
碌碌荊山璞,卞和獻(xiàn)君門。
荊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
所獻(xiàn)知國寶,至公不待言。
是非吾欲默,此道今豈存。
注釋參考
鏗鏘
鏗鏘 (kēngqiāng) 形容樂器聲音響亮節(jié)奏分明,也用來形容詩詞文曲聲調(diào)響亮,節(jié)奏明快 clangorous;sonorous宮徵
1.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雍門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切終而成曲?!?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羽角俱起,宮徵相證。” 唐 杜牧 《感懷詩》:“急熱同手足,唱和如宮徵?!?清 趙翼 《偶書》詩:“兩耳未甚聾,已難辨宮徵?!?/p>
2.泛指樂曲。 宋 秦觀 《點絳唇》詞:“月轉(zhuǎn)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 清 洪昇 《長生殿·傳概》:“先圣不曾刪《鄭》《衛(wèi)》,吾儕取義翻宮徵。”
3.泛指聲調(diào)。 南朝 齊 陸厥 《與沉約書》:“前英已早識宮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論所申?!?唐 房玄齡 《諫伐高麗表》:“文鋒既振,則宮徵自諧?!?/p>
和樂
和樂 (hélè) 和睦快樂 happy and harmonious韋應(yīng)物名句,雜體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