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伯固《雙清閣詠雪》:
箕伯宵聲怒,髽童早語咍。
飛花先臘白,和氣覺春回。
暗動云都簇,先憑雨作媒。
有情皆噤慘,無物不低催。
闊灑吞平野,斜飛透隙埃。
朦朧山下路,孤絕水邊桅。
厚載危傾壓,陰機(jī)巧剪裁。
溪流連底瀝,蒙嶺徹尖堆。
妒舞時(shí)飄袖,催詩勝遣材。
高將凌玉闋,清可并瑤臺。
密密疑霏屑,紛紛認(rèn)落梅。
諏龜古{左禾上皿下能}稏,宿鷺斂毰毸。
凍案呵吟筆,高樓殢酒杯。
市衢停轍跡,香篆冷爐灰。
試問麻{1|1}衣詠,何如柳絮才。
一時(shí)聊紀(jì)事,著句郢難陪。
注釋參考
市衢
城市通衢;街市。 宋 蘇舜欽 《和鄰幾登緐臺塔》詩:“我來歷初級,穰穰瞰市衢,車馬盡螻螘,大河乃污渠?!?清 昭槤 《嘯亭雜錄·宗室詩人》:“﹝ 永忠 ﹞常不衫不履,散步市衢。”
轍跡
亦作“ 轍跡 ”。1.車子行駛的痕跡。《藝文類聚》卷七一引 晉 棗據(jù) 《船賦》:“且其行無轍跡,止無所根,不疾而速,忽若馳奔?!?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跨中州之轍跡,窮神行之軌躅?!?唐 白居易 《人之窮困由君之奢欲策》:“倦畋漁之樂,疲轍跡之游。” 清 馬維翰 《瀘定橋》詩:“人影漾驚波,行空無轍跡。” 艾青 《手推車》詩:“手推車,以單獨(dú)的輪子,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穿過廣闊與荒漠?!?/p>
(2).痕跡?!独献印罚骸吧菩袩o轍跡,善言無瑕讁?!?南朝 梁 任昉 《答劉居士》詩:“行無轍跡,理絶心機(jī)。”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泰伯篇三》:“ 顏?zhàn)?則去一分私,顯一分公,除彼己之轍跡,而顯其和平。”
(3).猶途徑?!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今治亂之機(jī),轍跡可見也?!?明 方孝孺 《任重齋記》:“他如七十子之徒,雖其才各殊,至於轍跡亦一而已,蓋自任之道同也?!?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夫 孟 荀 文之祖也; 子政 、 子云 ,文之盛也:典型具在,轍跡各殊?!?/p>
見“ 轍跡 ”。
篆冷
盤香燃盡。 宋 惠洪 《寄彭景醇奉議》詩:“《楞嚴(yán)》初讀罷,篆冷空窗幾。” 清 袁于令 《西樓記·計(jì)賺》:“蘂暗燈檠,篆冷香篝,漏將收,尚兀自淚珠流。”
爐灰
燃料在爐內(nèi)燃燒后所剩的粉狀物。 唐 張說 《聞雨》詩:“心對爐灰死,顏隨庭樹殘?!?清 查慎行 《冒風(fēng)過東平州暮投張秋鎮(zhèn)》詩:“土銼煤煙黑,爐灰豆火紅?!?老舍 《龍須溝》第一幕:“腳下全是濕地,有的地方墊著爐灰、磚頭或木板?!?/p>
黃伯固名句,雙清閣詠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