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深梵語變,行苦俗流歸
出自唐代耿湋《贈海明上人(一作贈朗公)》:
來自西天竺,持經(jīng)奉紫微。
年深梵語變,行苦俗流歸。
月上安禪久,苔生出院稀。
梁間有馴鴿,不去復何依。
注釋參考
梵語
梵語,梵文 (Fànyǔ,Fànwén) 一種古印度語言,正如印度語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語言 Sanskrit行苦
行事勤苦?!秴问洗呵铩け疚丁罚骸安恢\而親,不約而信,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 高誘 注:“苦,勤也?!?唐 崔興宗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詩:“行苦神亦秀,泠然谿上松。”
貨物脆薄不牢固。《周禮·地官·司市》“凡治市之貨賄,六畜珍異,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 漢 鄭玄 注:“利,利於民,謂物實厚者;害,害於民,謂物行苦者。” 清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周官上》“飾行”:“古人謂物脆薄曰行,或曰苦,或曰行苦,或曰行敝,或曰行濫?!?/p>
俗流
(1).流行的習俗。 南朝 宋 謝鎮(zhèn)之 《與顧道士書》:“但久迷生死,隨染俗流,蹔失正路,未悟前覺耳。”
(2).庸俗,不高雅。《舊唐書·柳玭傳》:“崇好慢游,躭嗜麯糵,以銜杯為高致,以勤事為俗流,習之易荒,覺已難悔?!?/p>
(3).指庸俗之輩。 唐 韓愈 《薦士》詩:“俗流知者誰,指注競嘲慠?!?清 顧炎武 《孫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時僑寓太原不獲執(zhí)紼》詩:“俗流騖聲華,考實皆凡庸?!?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所以所謂‘一般人’,意即‘庸俗之輩’,是說我的作品不過為俗流所賞的庸俗之作?!?/p>
耿湋名句,贈海明上人(一作贈朗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