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耿湋《贈隱公》
世間無近遠(yuǎn),定里遍曾過。東海經(jīng)長在,南朝寺最多。
暮年聊化俗,初地即摧魔。今日忘塵慮,看心義若何。
注釋參考
今日
(1).本日;今天?!睹献印す珜O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p>
(2).目前;現(xiàn)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臺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臺 南 臺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hù)》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p>
塵慮
猶俗念。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道芽期日就,塵虜乃冰釋?!?金 元好問 《少林雨中》詩:“重羨禪棲客,都無塵慮侵?!?清 李漁 《憐香伴·狂喜》:“我勸你,左手持螯、右舉觴,把塵慮盡皆滌盪?!?/p>
心義
猶義氣。 唐 無名氏 《趙合傳》:“知君頗有心義,儻能為歸骨於 奉天 城南 小李村 ……當(dāng)有奉報(bà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