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暫作如是觀,誰識詠歸暮春瑟
出自宋代方回《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豈謂出神凌紫煙,驂鸞駕鶴事恍惚。
別異道家分神仙,淺之又淺伯陽契,癡兒妄詫玄又玄。
內(nèi)丹水火一升降,髑髏立變童顏妍。
三載告成奪天地,汝拖腸鼠能攀牽。
私欲如此大莫大,破入寒獄赦倒懸。
遨昆登閬謂不死,終然白骨埋黃泉。
腐儒一笑了萬事,何謂赤明龍漢前。
號召風(fēng)師呼雨伯,杖劍叱喝急急律。
四時飯噉百花香,萬間廈入一壺窄。
洞天有天魂兮來,弱水元無跬步隔。
拄杖化龍為作鳧,意所不求忽自得。
醉眼暫作如是觀,誰識詠歸暮春瑟。
和同光塵赤一法,豈敢訑訑見顏色。
注釋參考
醉眼
醉眼 (zuìyǎn) 醉酒后迷糊的眼睛 eyes showing the effects of drink作如是觀
語出《金剛經(jīng)》:“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焙笥糜诜褐笇δ骋皇挛镒魅绱说目捶?。 宋 蘇軾 《答孔子君頌》:“物去空現(xiàn),亦未嘗生。應(yīng)當(dāng)正遠(yuǎn),作如是觀。” 魯迅 《而已集·大衍發(fā)微》:“只作如是觀,雖然太煞風(fēng)景,對不住‘正人君子’們,然而我的眼光這樣,也就無法可想?!?/p>成語解釋如是:如此,這樣;觀:看,看法。抱這樣的看法。泛指對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作如是觀出處《金剛經(jīng)》:“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h3>詠歸
《論語·先進(jìn)》:“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焙笏煲浴霸仛w”作為很多人聚合一起吟詩作賦之典。《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諷於舞雩之下,詠歸高堂之上?!?唐 獨(dú)孤及 《唐故右補(bǔ)闕安定皇甫公集序》:“每舞雩詠歸,或 金谷 文會,曲水修禊,南浦愴別,新意秀句,輒加於常時一等,才鐘於情故也?!?/p>
暮春
暮春 (mùchūn) 春天最后一段時間,指農(nóng)歷三月 end of spring方回名句,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