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葛長庚《永遇樂》:
懶散酒家風(fēng),清酒虛活計(jì),酒與君說破。
淡酒三杯,濃酒一碗,靜處乾坤大。
倚藤臨水,步屧登山,白日只隨緣過。
自歸來,曲肱隱幾,但祗恁和衣臥。
柴扉草戶,包巾紙襖,未必有人似我。
我醉還歌,我歌且舞,一恁憨癡好。
綠水青山,清風(fēng)明月,自有人間仙島。
且偎隨、補(bǔ)破遮寒,燒榾柮火。
注釋參考
柴扉
柴門。亦指貧寒的家園。 南朝 梁 范云 《贈(zèng)張徐州稷》詩:“還聞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隱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之二:“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薄段饔斡洝返诹呋兀骸伴L老欣然促馬,至莊門外下馬,只見那柴扉緊閉?!?清 吳偉業(yè) 《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亂后歸來桑柘稀,牽船補(bǔ)屋就柴扉?!?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 方蛟 叫門,柴扉半啟,走出一個(gè)莊客。”
包巾
包巾 (bāojīn) 頭巾,包在頭上用的巾帕 scarf紙襖
紙制的有襯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隱士或貧民常有衣之者。 唐 殷堯藩 《贈(zèng)惟儼師》詩:“云鎖木龕聊息影,雪香紙襖不生塵。” 宋 曾慥 《集仙傳》:“ 王先生 隱 王屋山 ,常衣紙襖,人呼 王紙襖 。” 元 張可久 《醉太平·山中小隱》曲:“裹白云紙襖,掛翠竹麻絛。一壺村酒話漁樵,望 蓬萊 縹緲?!?/p>
未必
未必 (wèibì) 不一定;不見得 may not;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shí)也?!獫h·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濉?劉開《問說》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有人
(1).謂有杰出的人物。《晉書·忠義傳序》:“ 卞壼 、 劉超 、 鐘雅 、 周虓 等已入列傳,其餘即敍其行事,以為《忠義傳》,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為官族,稱世有人?!?/p>
(2).謂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睹献印けM心下》:“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zhàn),大罪也?!?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櫻桃小口嬌聲顫,不防花下,有人腸斷?!?巴金 《春》一:“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發(fā)出了這樣的叫聲?!?/p>
葛長庚名句,永遇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