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宇或崩剝,不見舊題名。
出自唐朝韋應(yīng)物《答河南李士巽題香山寺》
洛都游宦日,少年攜手行。投杯起芳席,總轡振華纓。
關(guān)塞有佳氣,巖開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蹉跎二十載,世務(wù)各所營。茲賞長在夢,故人安得并。
前歲守九江,恩詔赴咸京。因途再登歷,山河屬晴明。
寂寞僧侶少,蒼茫林木成。墻宇或崩剝,不見舊題名。
舊游況存歿,獨(dú)此淚交橫。交橫誰與同,書壁貽友生。
今茲守吳郡,綿思方未平。子復(fù)經(jīng)陳跡,一感我深情。
遠(yuǎn)蒙惻愴篇,中有金玉聲。反覆終難答,金玉尚為輕。
注釋參考
墻宇
(1).指房屋。 漢 孔融 《繕治鄭公宅教》:“必繕治墻宇,以俟還。”《晉書·孝愍帝紀(jì)》:“帝之繼皇統(tǒng)也,屬 永嘉 之亂,天下崩離, 長安 城中戶不盈百,墻宇穨毀,蒿棘成林?!?唐 杜甫 《課伐木》詩:“墻宇資屢修,衰年怯幽獨(d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成》:“時(shí)盛夏燠熱,村外故有 周 氏園,墻宇盡傾,唯存一亭?!?/p>
(2).引申為庇蔭。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名實(shí)》:“祖考之嘉名美譽(yù),亦子孫之冕服墻宇也?!?/p>
(3).喻風(fēng)范,氣度。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邈哉 崔生 ,體正心直,天骨疏朗,墻宇高嶷。”《晉書·王湛王坦之等傳論》:“ 坦之 墻宇凝曠,逸操金貞?!?清 曾國藩 《鄧湘皋先生墓表》:“ 磵東 墻宇自峻,與人少可?!?/p>
崩剝
(1).紛亂,衰亂?!逗鬂h書·董卓傳論》:“ 董卓 初以虓闞為情,因遭崩剝之埶,故得蹈藉彝倫,毀裂畿服?!?李賢 注:“剝猶亂也?!?/p>
(2).倒塌;剝落。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正始寺》:“纖列之狀如一古,崩剝之勢似千年?!?唐 韋應(yīng)物 《答河南李士巽題香山寺》詩:“墻宇或崩剝,不見舊題名。” 清 陳維崧 《傾杯樂·善權(quán)寺火》詞:“雨淋浪,蘚崩剝,壞梁雷篆?!?/p>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題名
(1) [title;subject]∶題目名稱,寫作、印刷品、講述或影印作品名稱
(2) [autograph;inscribe one's name]∶寫上姓名作為標(biāo)記
對聯(lián)、題名。——明· 魏學(xué)洢《核舟記》
請題名留念
詳細(xì)解釋(1).古人為紀(jì)念科場登錄、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題記姓名。 唐 張籍 《送遠(yuǎn)曲》:“愿君到處自題名,他日知君從此去?!?前蜀 馬鑒 《續(xù)事始》:“ 慈恩寺 題名:開游而題其同年姓名於塔下,后為故事?!?明 劉基 《浙東肅政廉訪司處州分司題名記》:“題名所以識歲月之久近,行役之勞勤,而寓感思於其中焉。” 郭沫若 《游西安》:“ 大雁塔 下多題名碑記。古時(shí)候有所謂‘ 雁塔 題名’,凡新登科的人要在 大雁塔 下集體樹立題名碑?!?/p>
(2).指為留紀(jì)念所題記的姓名。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虎丘賀方回題名》:“ 虎邱 舊多 宋 人題名,歷久漸就湮沒?!?/p>
(3).借指科場登錄。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偕計(jì)》:“但愿題名玉署,通籍金閨?!?/p>
(4).指門額。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敗葉填溪水已氷,夕陽猶照短長亭,何年廢寺失題名?!?/p>
(5).猶命題;命名。 章炳麟 《辨詩》:“后世既以題名為異,《九歌》獨(dú)在《屈賦》,為之陪屬,此又以大為小也?!?沉鈞儒 《洪深<申屠氏>序言》:“ 歐陽予倩 君采其事實(shí),演為新劇,既博觀者賞贊;同時(shí) 洪深 君復(fù)編作電影劇本,仍題名《申屠氏》?!?/p>
(6).題目名稱。 章炳麟 《論式》:“《別錄》署《禮記》亦有《通論》,不專以題名為質(zhì)?!?艾蕪 《人生哲學(xué)的一課》:“拿著新雜志,看看封面,看看題名,全無心管它的內(nèi)容。”
韋應(yīng)物名句,答河南李士巽題香山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