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隨車
出自宋代宋庠《未曉出城陪州長考功李員外禱雨大悲禪剎》:
城上繁星五鼓初,江臬申禱訪精廬。
林回半隱翔鴛剎,野闊平飛畫隼旟。
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隨車。
先秋閔雨農(nóng)心樂,宜在麟編直筆書。
注釋參考
十地
梵語意譯。或譯為“十住”。佛家謂菩薩修行所經(jīng)歷的十個(gè)境界。大乘菩薩十地為: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yuǎn)行地,不動(dòng)地,善慧地,法云地。另有三乘共十地,四乘十地,真言十地等,名目各有不同。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辨宗論附答問》:“一合於道塲,非十地之所階, 釋 家之唱也?!?唐高宗 《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詩:“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清 吳偉業(yè) 《庚戌梅信日雨過鄧尉哭剖石和尚遇大雪夜宿還元閣》詩:“自居十地莊嚴(yán)上,道出三峰玄要間。”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二講:“《華嚴(yán)經(jīng)》的思想,后來又有所開展,所謂‘十地’本是由之達(dá)到成佛的思想。”參閱《華嚴(yán)經(jīng)》卷二三、《成唯識論》卷九。
真容
真容 (zhēnróng) 肖像 portrait 繡真容 本來的面貌;真相 the original face 剝了畫皮,露出了真容合掌
合掌 (hézhǎng) 見“合十” clasp hands 合掌行禮百城
(1).指各個(gè)城邑。 三國 魏 曹植 《又贈丁儀王粲》詩:“壯哉帝王居,佳麗殊百城?!?晉 陸云 《答張士然》詩:“百城各異俗,千室非良鄰?!?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百城煙歭,望秋露而乘風(fēng);千室云開,合宵霆而組化?!?清 錢謙益 《浙江臺州府臨??h知縣張時(shí)旸授文林郎制》:“今長吏有遵奉詔條往復(fù)有聞?wù)?,吾用以表率新政,頒播百城,如不及焉?!?/p>
(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 劉表 背誕,不供貢職,王師首路,威風(fēng)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所以一縣稱平,所以百城尤最?!?/p>
(3).見“ 百城書 ”。
甘澍
甘雨?!逗鬂h書·段颎傳》:“臣動(dòng)兵涉夏,連獲甘澍,歲時(shí)豐稔,人無疵疫。” 宋 劉子翚 《新涼》詩:“喜茲甘澍足,普潤無遺墟?!?明 高啟 《贈步煉師禱雨》詩:“須臾甘澍何滂沱,十日不雨應(yīng)無禾?!?/p>
隨車
見“ 隨車致雨 ”。
宋庠名句,未曉出城陪州長考功李員外禱雨大悲禪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