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舒邦佐《題同年郭丞遯齋》:
清江子郭子,作齋以遯名。
傍人或不解,謂將拋塵纓。
著語競挽住,軒翥九萬程。
吾聞遯之象,山止而天行。
止如子綦木,行如亞夫兵。
養(yǎng)靜以須動,淵嘿藏雷聲。
乃識個中趣,非專隱遯情。
雖然遯六爻,四陽理分明。
雖有艮在內,二陰要研精。
尾厲茍不審,嘉肥何由亨。
艮齋謝夫子,江南老先生。
君齋雖名遯,三爻自艮萌。
南豐一瓣香,好請子細評。
再拜若有得,為語年弟兄。
注釋參考
不審
(1).不察;未審察?!秴问洗呵铩げ煳ⅰ罚骸肮粚彛耸?郈昭伯 將師徒以攻 季氏 ?!?高誘 注:“審,詳也?!?/p>
(2).不知?!稇?zhàn)國策·楚策四》:“ 汗明 憱焉,曰:‘ 明 愿有問君,而恐固,不審君之圣孰與 堯 也?’”《漢書·英布傳》:“謁者 隨何 進曰:‘不審陛下所謂?!?宋 曾鞏 《與杜相公書》:“春喧,不審尊候如何,伏惟以時善保尊重,不勝鄙劣之望。”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此怪非鬼非狐,不審何物?!?/p>
(3).指不清楚。《醒世恒言·鄭節(jié)使立功神臂弓》:“員外遠觀不審,近睹分明,正是向日化香羅木的和尚?!?/p>
(4).不慎重;不周密?!妒酚洝堘屩T唐列傳》:“且下之化上疾于景響,舉錯不可不審也?!?宋 曾鞏 《與王介甫第二書》:“致此者豈有他哉,思之不審而已矣!” 明 方孝孺 《綠疇軒記》:“ 黃 君 公謹 以學行重於鄉(xiāng),鄉(xiāng)民有疑必問焉,有愬必赴焉,有乏必求焉。 黃君 應之不倦而處未嘗不審?!?/p>
(5).不準,不確。
嘉肥
舊時稱頌隱遁之詞。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么途徑?!冻o·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愿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甕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云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舒邦佐名句,題同年郭丞遯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