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吳筠《高士詠魯仲連》:
仲連秉奇節(jié),釋難含道情。
一言卻秦圍,片札降聊城。
辭金義何遠,讓祿心益清。
處世功已立,拂衣蹈滄溟。
注釋參考
仲連
戰(zhàn)國 時 齊 人 魯仲連 。喜為人排難解紛,高蹈不仕。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 劉生 之辯,未若 田氏 ,今之 仲連 ,求之不難?!薄段倪x·謝靈運<述祖德詩>之一》:“ 弘高 犒 晉 師, 仲連 卻 秦 軍?!?李善 注引《史記》:“ 魯仲連 , 齊 人也。 趙 孝成王 時, 秦 使 白起 圍 趙 , 魏王 使將軍 新垣衍 説 趙 ,尊 秦昭王 為帝, 仲連 責而歸之。 新垣衍 起,再拜請出, 秦 將聞之,為卻十五里。” 南朝 宋 王僧達 《答顏延年》詩:“ 長卿 冠 華陽 , 仲連 擅海陰?!?/p>
奇節(jié)
奇特的節(jié)操。《史記·蕭相國世家論》:“ 蕭相國 何 于 秦 時為刀筆吏,録録未有奇節(jié)。” 宋 蘇軾 《上韓太尉書》:“ 東漢 之末,士大夫多奇節(jié)而不循正道?!?高旭 《俠士行》:“深沉好讀書,少小勵奇節(jié)?!?/p>
釋難
(1).解除危難。《戰(zhàn)國策·趙策三》:“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p>
(2).解答詰難。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答 言偃 之絃歌,則稱戲言以釋難?!?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不得已而忿激之,聊以釋難解嘲,輕率躁妄,何嘗由衷?”
道情
道情 (dàoqíng) 曲藝的一個類別。淵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陜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a form of folk art;ballad with a moral theme吳筠名句,高士詠魯仲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