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過蕭寺宿,再上庾樓行
出自唐代白居易《重到江州感舊游題郡樓十一韻》:
掌綸知是忝,剖竹信為榮。
才薄官仍重,恩深責尚輕。
昔征從典午,今出自承明。
鳳詔休揮翰,漁歌欲濯纓。
還乘小艓,卻到古湓城。
醉客臨江待,禪僧出郭迎。
青山滿眼在,白發(fā)半頭生。
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
重過蕭寺宿,再上庾樓行。
云水新秋思,閭閻舊日情。
郡民猶認得,司馬詠詩聲。
注釋參考
蕭寺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蕭’字存焉。”后因稱佛寺為蕭寺。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九:“蕭寺馱經(jīng)馬,元從 竺國 來?!?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殘春 蒲郡 東,門掩重關蕭寺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 招遠 張于旦 ,性疎狂不覊,讀書蕭寺。”
庾樓
(1).樓名。一名 庾公樓 ,在 江西 九江 。傳說為 晉 庾亮 鎮(zhèn) 江州 時所建,不足信。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四:“樓正對 廬山 之 雙劍峯 ,北臨 大江 ,氣象雄麗…… 庾亮 嘗為 江 荊 豫 州刺史,其實則治 武昌 。若 武昌 南樓 名 庾樓 ,猶有理,今 江州 治所,在 晉 特 柴??h 之 湓口關 耳,此樓附會甚明?!?唐 白居易 《庾樓曉望》詩:“三百年來 庾樓 上,曾經(jīng)多少望鄉(xiāng)人?!?/p>
(2).泛指樓閣。 明 高明 《琵琶記·中秋望月》:“真珠簾捲, 庾樓 無限佳興?!?/p>
白居易名句,重到江州感舊游題郡樓十一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