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趙以夫《木蘭花慢》
玉梅吹霽雪,覺和氣、滿南州。更連夕晴光,一番小雨,朝靄全收。人情不知底事,但黃童白叟總追游。駕海千尋彩岫,漲空萬點(diǎn)星球。風(fēng)流。秀色明眸。金蓮步、度輕柔。任往來燕席,香風(fēng)引舞,清官隨謳。何曾見癡太守,已登車、去也又遲留。人似多情皓月,十分照我當(dāng)樓。
注釋參考
人情
人情 (rénqíng)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reason 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妒勒f新語·自新》 情面;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guān)系 human relationship 恩惠,情誼 favor 做個人情 贈品、禮品 gifts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xiàn)了?!都t樓夢》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p>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dá)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黃童白叟
黃口小兒和白發(fā)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卿士庶人,黃童白叟,踴躍歡呀,失喜噎歐?!?明 湯式 《一枝花·贈人》套曲:“遠(yuǎn)方,近方,黃童白叟知名望。一人下,萬人上,鐵券丹書姓字香?!?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許,而賢有司善政所逮,黃童白叟,臥轍攀轅,亦實(shí)有出於至誠者。”亦作“ 黃童皓首 ”、“ 黃童白顛 ”。 宋 司馬光 《送伊闕王大夫歌》:“黃童皓首接手而游嬉?!?明 袁宏道 《邑錢侯直指疏薦序》:“夫今之黃童白顛,猶昔氓也;高冠長裾,猶昔士也?!?/p>成語解釋黃發(fā)兒童,白發(fā)老人。泛指老人與孩子。黃童白叟出處唐·韓愈《元和圣德》詩:“黃童白叟,踴躍歡呀?!?h3>追游
亦作“ 追游 ”。1.尋勝而游;追隨游覽。 唐 溫庭皓 《觀山燈獻(xiàn)徐尚書》詩:“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歸?!?唐 康駢 《劇談錄·白傅乘舟》:“ 白尚書 為少傅,分務(wù) 洛師 ,情興高逸,每有云泉勝境,靡不追游?!?宋 賀鑄 《沁園春·念離群》詞:“載酒追游,聯(lián)鑣歸晚,燈火平康尋夢云?!?元 張可久 《滿庭芳·山中雜興》曲:“江山好處追游遍,古意翛然?!?明 何景明 《游郭氏山亭》詩:“舊日追游地,新年此度過。”
(2).追隨游宦。 唐 顧況 《酬漳州張九使君》詩:“無階承明庭,高步相追游?!?/p>
見“ 追游 ”。
趙以夫名句,木蘭花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