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杳如夢,仙子曷由尋
出自唐代陳子昂《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
東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孤負(fù)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
暮登薊樓上,永望燕山岑。
遼海方漫漫,胡沙飛且深。
。
峨眉杳如夢,仙子曷由尋。
擊劍起嘆息,白日忽西沉。
。
聞君洛陽使,因子寄南音。
注釋參考
峨眉
也寫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縣 西南,因山勢逶迤,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佛教稱為 光明山 ,道教稱為“虛靈洞天”、“靈陵太妙天”。其脈自 岷山 綿延而來,突起為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頂部為玄武巖覆蓋,有 峨眉 寶光、 舍身崖 、 洗象池 、 龍門洞 等勝匚與 浙江 普陀山 、 安徽 九華山 、 山西 五臺山 并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東 、 河南 、 安徽 、 福建 、 廣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為名的山。
仙子
仙子 (xiānzǐ) 見“仙女”陳子昂名句,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