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七和》:
妙年文價重和隨,不料東家產(chǎn)此奇。
讒者紛紛傳有虎,詞人往往讓于羆。
探囊已足三年艾,補袞那無五色絲。
聞說卜鄰王翰了,長卿安敢出偏師。
注釋參考
探囊
(1).到袋中摸取。喻偷竊;剽竊。語出《莊子·胠篋》:“將為胠篋探囊發(fā)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全寫則揭篋,傍采則探囊。”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jīng)映三十四韻》:“詩書資破冢,法制困探囊。”參見“ 探囊胠篋 ”。
(2).喻事情輕而易舉。 唐 杜牧 《郡齋獨酌》詩:“謂言大義小不義,取易卷席如探囊?!?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桓帝》:“賣官之令行,則富者探囊而得?!?清 姚鼐 《戲贈宏夫兄》詩:“鬢華攬鏡增霜雪,胸智探囊有甲兵。”
(3).解囊相助。 宋 蘇軾 《西新橋》詩:“探囊賴故侯,寳錢出金閨?!?/p>
三年艾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趙岐 注:“艾可以為灸人病,乾久益善,故以為喻?!焙笠蛞浴叭臧敝噶妓帯?宋 蘇軾 《端午帖子詞·太皇太后閣》詩之四:“愿儲醫(yī)國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辯》文?!?宋 張侃 《池邊》詩:“勞神空覓三年艾,妄想休乘八月槎?!?/p>
補袞
(1).補救規(guī)諫帝王的過失。語本《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之?!?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愿仁君及孤,虛心回意,以應《詩》人補袞之嘆,而慎《周易》牽復之義?!?宋 司馬光 《謝門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備員諫省,容逆鱗之愚直,無補袞之嘉謀?!?明 無名氏 《四賢記·義功》:“一點丹衷期補袞,半生孝道成虛局?!?/p>
(2). 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司空為空土……諫議為大坡、大諫;補闕(今司諫)為中諫,又曰補袞?!?/p>
五色
五色 (wǔsè) 指青、黃、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種色彩 five colurs of blue,yellow,red,white and black 五色紛披?!缎煜伎陀斡洝び吸S山記》劉克莊名句,七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