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謝應芳《八聲甘州》
喚常娥白兔下蟾宮,玉杵搗玄霜。自{1|1}焚蘭古鼎,心融靈素,默契歧黃。不假殘膏剩馥,時俗共傳方。用我上池水,遍洗膏肓。家住六龍城里,有舊家風月,三徑蒼*。更一林、新栽紅杏暖生香。問年來、活人多少,只囅然、微笑說尋常。誰能為,寫成佳傳,汗竹流芳。
注釋參考
不假
(1).不借用。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仲尼 不假蓋於 子夏 ,護其短也。” 隋 王通 《中說·王道》:“子之家六經(jīng)畢備,朝服祭器不假?!?阮逸 注:“不假借。”
(2).不需要;不憑藉。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魚;蘭膏停室,不思銜燭之龍。” 宋 司馬光 《伏蒙留守相公賜示陪太師》詩:“相國火城光滿路,夜歸不假玉蟾圓?!?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崖鹽》:“其巖穴自生鹽,色如紅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煉?!?魯迅 《華蓋集·補白一》:“但不以實力為根本的民氣,結(jié)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靈蓋自豪,也就是以自暴自棄當作得勝?!?/p>
(3).確實;真的。
殘膏剩馥
見“ 殘膏賸馥 ”。
猶馀澤。剩馀的美好事物?!缎绿茣の乃噦魃稀ざ鸥潯罚骸八瞬蛔悖?甫 乃厭餘,殘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明 宋濂 《梅府君墓志銘》:“府君嘆曰:‘吾之文非不如今人,彼藉吾殘膏賸馥者,取青紫如拾芥?!币嘧鳌?殘膏剩馥 ”。 清 吳偉業(yè) 《畫中九友歌》:“至尊含笑黃金投,殘膏剩馥 雞林 求?!币嗍∽鳌?殘賸 ”。 宋 呂南公 《游子篇》:“雄豪棄殘賸,聲色化耳目?!?/p>成語解釋殘:剩余;膏:油脂;馥:香氣。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學遺產(chǎn)。殘膏剩馥出處《新唐書·杜甫傳贊》:“唐詩人杜甫,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厭余,殘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笔褂美渚姆遣蝗缛耍癖思釟埜嗍pフ?,取青紫如撿薺。
時俗
時俗 (shísú) 習俗;時下的習俗,流俗 (prevailing) custom of the time 動蕩的年月里,時俗也多變共傳
謂大家都傳誦或稱說?!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和氏 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唐 杜甫 《奉贈王中允維》詩:“共傳收 庾信 ,不比得 陳琳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共傳 滇 神出水獻,赤龍拔鬚血淋漓?!?/p>
謝應芳名句,八聲甘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