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半山》:
力引豺狼噬九州,獾郎于世果何仇。
青苗法令初為崇,玉斧封疆半已休。
紹圣南行多不返,靖康北獰欲誰尤。
兒時曾讀前朝史,幾夜寒燈見淚流。
注釋參考
青苗法
也稱常平給斂法、常平斂散法。 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其法以諸路常平、廣惠倉所積錢糧為本,在春夏兩季青黃不接時出貸給民戶。春貸夏收,夏貸秋收。每期收息二分。本意在以低息限制豪強(qiáng)盤剝,減輕百姓負(fù)擔(dān),但因在施行中弊端層出,又遭到保守派的反對而廢止。以后興廢無常,原意也漸喪失。《宋史·食貨志四上》:“於 陜西 轉(zhuǎn)運(yùn)司私行青苗法,青散秋斂,與 安石 意合。至是,請施行之 河北 ,於是 安石 決意行之,而常平、廣惠倉之法遂變而為青苗矣?!薄端问贰ね醢彩瘋鳌罚骸扒嗝绶ㄕ撸猿F郊e本作青苗錢,散與人戶,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斂?!薄秊in{1*1}瓶{1*1}梅詞話》第七八回:“那時只是上納秋糧,后吃宰相 王安石 立青苗法增上這夏稅。”亦省稱“ 青苗 ”。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及 王安石 為相,始行青苗、助役、農(nóng)田、水利,謂之新法。”《宋史·食貨志四上》:“臺諫官 呂公奢 、 孫覺 、 李常 ……等皆以論青苗罷黜?!?/p>
玉斧
(1).以玉飾柄的斧子。亦作為斧的美稱?!赌鲜贰り惣o(jì)上·武帝》:“公夙駕兼道,衣製杖戎,玉斧將揮,金鉦且戒,祅酋震慴,遽請灰釘?!薄抖Y記·明堂位》“冕而舞《大武》” 唐 孔穎達(dá) 疏:“王者袞冕,執(zhí)赤盾玉斧而舞 武王 伐 紂 之樂也?!?宋 曾覿 《壺中天慢》詞:“何勞玉斧,金甌千古無缺。” 元 趙孟頫 《宮中口號》:“一時侍衛(wèi)回身立,天步將臨玉斧來。” 清 錢謙益 《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詩之一:“紗燈玉斧儼垂旒,慟哭珠襦閟一丘?!?霅中人 《<中西紀(jì)事>后序》:“畫玉斧而不渝,鞏金甌於無缺。”
(2).仙斧,神斧。 宋 楊萬里 《九月十五夜月二絕句》之一:“ 吳剛 玉斧何曾巧,斫盡南枝放北枝。”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題冷泉亭》詞:“誰信天峯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dāng)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眳⒁姟?玉斧修月 ”。
(3).喻媒人。 明 楊珽 《龍膏記·買卜》:“是結(jié)婚姻玉液瓊飴,成好事玉斧靈絲?!薄度阂纛愡x·溉園記·中秋燒香》:“怎能得玉斧伐為柯,怎能得簫鳳共鳴和?!眳⒁姟?冰斧 ”。
(4).人名。傳說為仙人 許翽 的小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卷二十:“﹝ 許穆 ﹞小男名 翽 字 道翔 ,小名 玉斧 ?!?唐 韋應(yīng)物 《萼綠華歌》:“世淫濁兮不可降,胡不來兮 玉斧 家。” 宋 蘇軾 《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至今 許玉斧 ,猶事 蕚緑華 。”
封疆
封疆 (fēngjiāng)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標(biāo)記,聚土而成 boundary;border region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孫丑下》 將某一地區(qū)全權(quán)交給官吏管理 local general 封疆大元帥 執(zhí)掌封疆之印方回名句,半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