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服氈冠拜冕旒,謂他人母不知羞
出自近現(xiàn)代柳亞子《十月十日,虜后那拉萬壽節(jié)也,紀(jì)事得二首》:
毳服氈冠拜冕旒,謂他人母不知羞!江東幾輩小兒女,卻解申申詈國仇。
注釋參考
毳服
(1).毛皮制的衣服。 梁啟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故京師之俗雜五方,而為首惡之區(qū)。其民則土坑毳服,如氊鄉(xiāng)焉?!?/p>
(2).舊亦用以借稱少數(shù)民族服裝。 柳亞子 《十月十日紀(jì)事》詩之一:“毳服氊冠拜冕旒,謂他人母不知羞!”
氈冠
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一種氈制禮帽?!哆|史·儀衛(wèi)志二》:“臣僚戴氈冠,金花為飾,或加珠玉翠毛,額后垂金花,織成夾帶,中貯髮一總?!?/p>
冕旒
[king's crown with tassels] 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稱
詳細(xì)解釋(1).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頂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見《周禮·夏官·弁師》。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 牛亨 問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綴珠垂下,重如繁露也?!?清 袁枚 《新齊諧·蔣太史》:“王年三十餘,清瘦微鬚,冕旒盛服,執(zhí)笏北向?!?/p>
(2).專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南朝 梁 沉約 《勸農(nóng)訪民所疾苦詔》:“冕旒屬念,無忘夙興?!?唐 韓愈 《江陵途中寄三學(xué)士》詩:“昨者京師至,嗣皇傳冕旒?!?明 沉鯨 《雙珠記·奏議頒赦》:“若奏若啟,達(dá)羣意於冕旒?!?胡適 《<鏡花緣>的引論》四:“他( 武則天 )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p>
他人
他人 (tārén) 別人 another person;other people;others 不許他人干涉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柳亞子名句,十月十日,虜后那拉萬壽節(jié)也,紀(jì)事得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