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彈琴風(fēng)外,苒苒采香徑畔,橫截古溪頭
出自宋代趙善括《水調(diào)歌頭(和黃舜舉吳門二詠)》:
危臺枕城堞,今昔幾人游。
繞城碧水一帶,茂苑與長洲。
寂寂彈琴風(fēng)外,苒苒采香徑畔,橫截古溪頭。
極目暮云合,宋玉正悲秋。
峴山碑,帝子閣,庾公樓。
當(dāng)時(shí)風(fēng)物,如今煙水只供愁。
處處山明水秀,歲歲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
故國未歸去,萍梗嘆漂流。
注釋參考
寂寂
寂寂 (jìjì) 形容寂靜 still;quietly;silently 寂寂人定初?!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鳌?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寂寂荒山苒苒
苒苒 (rǎnrǎn) 長勢茂盛的 luxuriant 苒苒齊芳草,飄飄笑斷蓬。——唐彥謙《移莎》詩 草木枝葉柔嫩貌 tenderly 因風(fēng)初苒苒,覆岸欲離離。——陳詡《龍池春草》 氣味或煙塵輕飄的樣子 lightly floating 木末北山煙苒苒,草根南澗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漸漸地 gradually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馈栋寺暩手荨? 悄然流逝的 imperceptibly 驅(qū)驅(qū)行役,苒苒光陰?!馈而P歸云》采香徑
古跡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靈巖山 前。 唐 劉禹錫 《館娃宮》詩:“唯餘 采香徑 ,一帶繞山斜?!币嘧鳌?采香逕 ”、“ 采香涇 ”。 宋 范成大 《吳郡志·古跡一》:“ 采香逕 ,在 香山 之傍小溪也。 吳王 種香於 香山 ,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今自 靈巖山 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 箭涇 ?!?宋 姜夔 《慶宮春》詞:“ 采香涇 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 清 顧文彬 《哭三子承》詩之二二:“ 胥 鄉(xiāng)遙指 采香涇 ,一櫂蒓波渡 洞庭 。” 清 徐松 張大純 《百城煙水·吳縣》:“ 采香庵 ,以庵近 采香逕 ,又取‘撮羣經(jīng)而為果,采百花以為漿’之意,額曰‘采香’?!?/p>
橫截
(1).橫穿,橫插。 漢 揚(yáng)雄 《雍州牧箴》:“ 黑水 、 西河 ,橫截 崑崙 ?!?清 翟灝 《通俗編·地理》:“俗人指説道路曰橫截過去?!?魯迅 《吶喊·一件小事》:“伊從馬路邊上突然向車前橫截過來?!?/p>
(2).橫渡。 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 江夏 、 襄陽 諸軍,橫截 湘 沅 ,以臨 豫章 ?!?宋 蘇軾 《水龍吟》詞:“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p>
(3).橫阻?!稌x書·王濬傳》:“ 吳 人於 江 險(xiǎn)磧要害處,并以鐵鎖橫截之。”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四:“ 梁山 即所謂 天門山 也。二山橫截 江 中,東西對峙?!?/p>
溪頭
猶溪邊。 唐 李端 《送客東歸》詩:“行人相見便東西,日暮溪頭飲馬別?!?宋 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詞:“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 吳偉業(yè) 《過諸乾一細(xì)林山館》詩:“橋痕穿谷口,亭影壓溪頭?!?/p>
谿頭:猶溪中。 清 徐恪 《桃葉曲》:“五月南風(fēng)來,谿頭長蓮葉?!?/p>
趙善括名句,水調(diào)歌頭(和黃舜舉吳門二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過清汀洮陽驛和方孚若韻——— 李曾伯〔宋代〕
- 文饒自昌國以詩見寄次韻二首——— 陳瓘〔宋代〕
- 杖錫山別前人——— 陳著〔宋代〕
- 題崇圣寺(寺,故行宮也)——— 許渾〔唐代〕
- 紀(jì)羅楊二子游南嶺石人峰——— 楊萬里〔宋代〕
- 賦蓮城堂——— 姜特立〔宋代〕
- 過臞庵——— 趙師魯〔宋代〕
- 定慧院海棠追和東超呈虞季然陳德夫——— 王之道〔宋代〕
- 春日獨(dú)酌二首——— 李白〔唐代〕
- 送僧入天臺——— 李頻〔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