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陰陽和,自然倉廩充
出自元代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良農(nóng)知土性,肥瘠有不同。
時至萬物生,芽蘗由地中。
秉耒向畎畝,忽遍西與東。
舉家往于田,勞瘁在爾農(nóng)。
春雨及時降,被野何蒙蒙。
乘茲各播種,庶望西成功。
培根利秋實,仰天望年豐。
但使陰陽和,自然倉廩充。
注釋參考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p>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xì)?,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郁達夫 《春風(fēng)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游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nèi)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fēng),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yè)已置人於青云上?!?/p>
(5).陽氣。 晉 葛洪 《抱樸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干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清 姚瑩 《噶瑪蘭臺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zhàn),二氣相薄,梗塞乍通?!?/p>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fā)卒騷中土?!?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fēng)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fù)官爵,還令 文園 ?!?/p>
自然
自然 (zìrán) 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物質(zhì)世界,自然界 nature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巍?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擇于自然。——[英]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近于自然?!淘唷秷D畫》 natural 屬于或關(guān)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產(chǎn)生于自然界的、非人為的 自然現(xiàn)象 自然之驗?!妒酚洝へ浿沉袀鳌? 不勉強,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動作很自然 復(fù)得返自然。(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傳》 不經(jīng)人力干預(yù)而自由發(fā)展 natually;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events 聽其自然 當(dāng)然 of course;naturally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斞浮冻ㄏκ啊?h3>倉廩倉廩 (cānglǐn) 儲藏米谷之所 granary 發(fā)倉廩,賜貧窮?!抖Y記》 開倉廩、悉府庫以賑之?!濉?洪亮吉《治平篇》趙孟頫名句,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