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郭印《和程文彧九日詩》:
平生懶惰無拘逼,學(xué)道唯將寸陰惜。
手披目覽不自勤,俯視仰觀如有得。
王侯螻蟻同丘墟,身外紛紛了無益。
況值秋風(fēng)草木枯,仍驚羽檄文書急。
蕭條情思殊曩時(shí),畏見重陽百憂集。
花披黃金豈復(fù)知,酒送白衣元未識(shí)。
計(jì)侯開筵及芳辰,置我坐隅非惡客。
衰顏不紅鬢失青,一笑頹然倚歡伯。
醉來說禪傍無人,若道個(gè)中嫌揀擇。
古今一照事俱空,物我兩忘心自適。
明朝梅福記新詩,鏘鏗未減金聲擲。
何如邀我臥東籬,天地從教為幕席。
注釋參考
古今
古今 (gǔjīn) 古代和現(xiàn)代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今差異物我
彼此,外物與己身?!读凶印钪臁罚骸熬冀园玻镂壹胬?,古之道也?!?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張綽<雜述>》:“物我俱忘懷,可以狎鷗鳥?!?明 沉鯨 《雙珠記·月下相逢》:“ 孔 門之樂,不拘物我,相與少敘,料無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們是沒有物我的區(qū)分,沒有國族的界別?!?/p>
兩忘
(1).兩者一起忘記?!肚f子·大宗師》:“與其譽(yù) 堯 而非 桀 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數(shù)與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韻》:“性與時(shí)相遠(yuǎn),身將世兩忘?!?元 倪瓚 《聽袁員外彈琴》詩:“兩忘絃與手,流泉松吹聲?!?/p>
(2).特指物我、身世兩者一起忘記。《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連珠》:“是以弘道歸於兼濟(jì),至德由乎兩忘?!?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zèng)宋五之問》詩:“揆拙迷三雀,勞生昧兩忘?!?/p>
自適
自適 (zìshì) 自我舒適 self-ease郭印名句,和程文彧九日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