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二十七日作》:
卜居面勢隘,附山枕林麓。
曠瞻既無地,何以慰羈束。
昏昏半月雨,候應(yīng)黃梅熟。
晨興更涼冷,轉(zhuǎn)午增蒸溽。
山蟬苦見聒,聲亂非絲竹。
病夫不耐事,頗復(fù)傷煩促。
緬懷江湖舊,歷歷夢能續(xù)。
誰與具扁舟,我被立可襆。
注釋參考
曠瞻
遠望?!段倪x·左思<吳都賦>》:“曠瞻迢遞,迥眺冥蒙?!?張銑 注:“曠瞻、迥眺,皆遠望也?!?清 邵潛 《寄陳仲醇徵君》詩:“曠瞻幽人居,山川杳難越?!?/p>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稇?zhàn)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fù)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薄痘茨献印ぬ┳逵?xùn)》:“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圍廣袤?!冻o·遠游》:“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薄段倪x·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張銑 注:“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p>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tǒng)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云!”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zhàn)越無地?!薄度龂酒皆挕肪砩希骸?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于無地?!?/p>
何以
何以 (héyǐ) 用什么 how 何以教我 為什么 why 何以出爾反爾羈束
亦作“羇束”。1.猶拘束。《文選·張協(xié)<雜詩>之八》:“述職投邊城,羈束戎旅間?!?呂延濟 注:“羈束,猶拘束也?!?唐 白居易 《早春游曲江》詩:“散職無羈束,羸驂少送迎。” 宋 司馬光 《昔別贈宋復(fù)古張景淳》詩:“他時綰金印,羇束愈愁寂?!?清 陳維崧 《念奴嬌·送韓聞西之吳門》詞:“平生疎放,幾曾甘受羈束。”
(2).羈旅困頓。 唐 杜甫 《客堂》詩:“客堂敘節(jié)改,具物對羈束?!?仇兆鰲 注:“羈束,旅困也?!?/p>
趙蕃名句,二十七日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