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頻《送僧入天臺》:
一錫隨緣赴,天臺又去登。
長亭舊別路,落日獨行僧。
夜燒山何處,秋帆浪幾層。
他時授巾拂,莫為老無能。
注釋參考
長亭
長亭 (chángtíng) 古時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設(shè)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餞別親友 road-side pavilion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巍?柳永《雨霖鈴》別路
(1).離別的道路。 南朝 陳 徐陵 《秋日別庾正員》詩:“青雀離帆遠,朱鳶別路遙。” 唐太宗 《餞中書侍郎來濟》詩:“深悲黃鶴孤舟遠,獨嘆青山別路長?!?清 孫枝蔚 《送王金鉉歸里》詩:“隔橋車影去,別路馬蹄聞。”
(2).岔道。《北史·李景傳》:“尋從 史萬歲 擊 突厥 於 大斤山 ,別路邀賊,大破之?!?/p>
落日
落日 (luòrì) 夕陽 setting sun獨行
獨行 (dúxíng) 一個人走路 solitary 踽踽獨行 堅持按自己的主張做 practise his path independently 獨行其是李頻名句,送僧入天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