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智愚《送僧省母》:
十年來入浙東西,捱得頭荒露伏犀。
因話編蒲米山老,不禁秋夜聽莎雞。
注釋參考
編蒲
編聯(lián)蒲葉以供書寫。《漢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癌z 路溫舒 ﹞父為里監(jiān)門,使 溫舒 牧羊, 溫舒 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書寫。”后因以“編蒲”為苦學(xué)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yáng)州作薦士表》:“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 唐 劉禹錫 《南海馬大夫見惠著述三通詩以謝之》:“編蒲曾苦思,垂竹愧無名。” 清 吳偉業(yè) 《蘆筆》詩:“採箬編蒲課筆耕, 織簾居士 擅書名?!?/p>
不禁
不禁 (bùjīn) 抑制不住,不由得 can not help;can’t refrain from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秋夜
散文。魯迅作。1924年發(fā)表。運(yùn)用擬人和象征手法,描寫作者后院里的兩棵棗樹以及鬼fc77眼的夜空。以秋天的夜空象征黑暗的現(xiàn)實(shí),而棗樹則是敢于斗爭的勇士。作品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和啟迪意義。莎雞
蟲名。又名絡(luò)緯。俗稱紡織娘、絡(luò)絲娘?!对姟め亠L(fēng)·七月》:“六月莎雞振羽。”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肅肅莎雞羽,冽冽寒螿啼?!?唐 李賀 《房中思》詩:“誰能事貞素,臥聽莎雞泣?!?清 吳烺 《雨中花》詞:“任屋角莎雞促織,吟遍朝昏。” 聞一多 《死水·我要回來》:“我回來了,乘流螢打燈籠照著你,乘你的耳邊啼著莎雞,乘你睡著了含一口沙泥,我回來了。”
釋智愚名句,送僧省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